端午节的时间来历别称

2023-03-21 03:40: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端午节的时间来历别称》,欢迎阅读!
别称,端午节,来历,时间
端午节的时间来历别称

端午节的时间来历别称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的故事

纪念屈原说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为了不让屈原的身体被鱼龙虾蟹吃,人们纷纷往江里扔饭团、倒雄黄酒。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午节的诗词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 张耒 - 《和端午》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 陈与义 -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 刘克庄 - 《贺新郎·端午》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杜甫 - 《端午日赐衣》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 - 刘禹锡 - 《竞渡曲》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 苏轼 - 《浣溪沙·端午》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 殷尧藩 - 《端午日》 端午节的习俗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


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的由来2017-05-15 18:11 | #2

嗨,朋友,端午节将近,各家各户喜气洋洋。但是,你们知道过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吗?下面,我就来说一说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吧!

端午,又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的主要内容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挂艾草、戴五色线、迎鬼船、躲午、贴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时令鲜果等。

说了这么多,也该说说吧!传说是为了纪念抱石投入汩罗江而死的楚国大诗人————屈原。为了让他的尸体免遭鱼虾蚕食,人们把包好的粽子投入汩罗江内,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了。然后这习俗便渐渐流传开来。于是人们把屈原死去的这一天定为端午节。

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关于端午节的资料,请告诉我吧!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c1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