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宝宝说话晚好吗》,欢迎阅读!

宝宝说话晚好吗
民间有句俗话,叫“贵人语迟”,言下之意,那些张口说话晚的孩子有可能是“贵人”。如果宝宝比同龄孩子说话晚,一定会有人拿出这句话来安慰着急的爸爸妈妈。这句话出自《论语》:“贵人语迟,敏于行却不讷于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原意是指很多有谋略的人不善言谈却心中有数、行动迅猛,又称“贵人不出语”,后来可能是有人望文生义,跟孩子说话迟联系上,就演变成一句安抚父母心的话了。
孩子之间有个体差异,有的说话早,有的说话晚,本也是正常现象,但要是晚到过了3岁还说不出一句半句来,那就跟“贵人语迟”毫无关联了,倒是要警惕宝宝是不是“语言发育迟缓”。
词条:语言发育迟缓
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它是由于语言功能发育障碍所致,而不是智能发育不良、听力缺损或脑器质性病变、构音器官疾病等所引起。
宝宝的语言发展速度和水平有很大差异,一般情况下,1岁半能说10个左右的单字,18-22个月的时候会使用两个字以上的词组,2-2岁半左右能说简单的短句。即便宝宝语言发育比别人慢一点,但如果到了2岁半,还不会使用两个字以上的词,更别提完整的句子,那就该提高警惕了。通常,18个月不会讲爸爸、妈妈这样的单词,30个月不会讲短句就属于语言发育迟缓。 看看表现
语言发育迟缓的宝宝在学说话时,就表现出明显的语言缺陷——
· 只能发出一些单音,但不能组成词,也记不住普通的词,词汇十分贫乏; · 不能用完整的句子去描述自己所要求的东西;
· 容易情绪烦躁、爱哭,对学习语言兴趣差,不愿学说话; · 对语言的理解力正常,1岁半左右能理解他人所给的简单命令; · 能听到声音,却对语言无反应,但给以手势或在看电视时有情绪反应; · 开始说话后,比别的孩子发展慢或出现停滞; · 即使会说话,语言技能较低;
· 语言应用、词汇和语法应用均低于同龄人; · 交流技能低,回答问题反应差;
· 语言理解困难,遵循指令困难;
· 入学后有明显的学习困难,主要是阅读困难和计算困难。 找找原因
宝宝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大多是由于语言环境不良所致——
· 模仿学习、练习机会少,如父母少言寡语,宝宝就学得少;父母很少与宝宝用语言进行感情交流,使宝宝失去了语言学习的机会。
· 父母包办代替了宝宝的一切活动、包括宝宝要说的话,使宝宝不用开口,只用手一指就立即给予满足。
· 父母对宝宝缺乏语言训练,特别是在口语学习关键期1-3岁时未进行适时语言训练。 想想对策
语言发育迟缓经过及时纠正是可以改变的,但如果不及时消除问题,有的宝宝会慢慢形成较严重的语言障碍,产生阅读困难,影响学习成绩,甚至影响到长大成人后的工作和生活。所以,父母应该及时加强宝宝的语言训练,随着年龄增长,宝宝会逐渐获得和提高语言能力——
1.多和宝宝说话
宝宝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就是模仿。因此,父母要多和宝宝说话,训练宝宝模仿大人的语言发音;鼓励宝宝敢说话,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宝宝是凭感觉学语言的,父母的神情、动作、声音,都能使他领会其中的意义,这种交流越多,宝宝语言能力就越强,所以,无论宝宝是否开口,都应该多对宝宝说话,多重复,句子简短,有助于宝宝学习。 2.激发宝宝说话的愿望
多给予刺激促使宝宝说话,比如开始要宝宝喊“妈妈”,宝宝不喊妈妈微笑点点头,如再不喊妈妈仍用微笑点头以示意,最后,宝宝突然喊“妈妈”了,就应热情地拥抱或亲吻宝宝。这样,就会使宝宝体验到喊“妈妈”得到的疼爱,调动起说话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和宝宝一起模仿小动物,同时说一些相关的儿歌,如“小白兔,白又白”,反复多次后,妈妈说前半句,拖长句,让宝宝接出后半句;宝宝要东西时,让他说出要什么,再给他,而不是指什么给什么。
3.让宝宝多接触人和自然
宝宝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自然会有语言的交流机会,多与大一点的孩子玩,也有利于学习语言。多接触社会和大自然会使宝宝的生活丰富起来,眼界开阔了,见识广了,自然就有说话的要求了。如果再配合语言训练,语言能力就会相应地得到很好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W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