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个中美制度对话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一个中美制度对话的读后感
关于寒梅和美国同事的对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仅是中美两国关于制度不同的交流,更有关于不同性质的国家主体之间的文化碰撞的火花。
寒梅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动贴切的语言成功矫正了美国同事对于毛泽东的不合适不全面甚至带有些许名族偏见的看法。
首先,她们在对话里涉及了共产主义、信仰、上帝、监督制度、总统和总裁、人民选择的权利以及选举制度方面的一些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由于中国和美国各种制度的不同,美国人对中国国情和历史的不太了解,使得美国同事对中国的毛泽东和中国的一系列制度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和不解,而这些误区都在寒梅女士的一一准确辩说解释下得到了很好的答案。
最后毛泽东也赢来了来自美国同事的最衷心的赞叹,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的角色绝对是无可替代的光辉使者,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金色太阳。
那么引起这段对话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中美制度的差异。 首先提及的是上帝和共产主义。
中国是由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政体,而美国是民主党和共和党共同执政的政体。
但究其根本而言,一党执政和两党执政的实质是相同的。
不管是几个党派执政,他们的宗教信仰必须是相同的,而中国没有宗教信仰一说,我们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信仰共产主义的民族。 每个名族都需要一个精神核心来制约和集中公民的精神力量,美国等一些多党执政国家通过宗教、通过信仰,而中国就是在唯一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共产主义的民族。
民族凝聚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各有所长,但并不能说哪一种更好。
只能说就当时的国情而言,当时的中国并不是具有统一信仰的国家,便不能采用宗教信仰这一方式,中国更适合这种唯一政党执政的领导方式。
美国人整体信仰上帝,相信上帝赋予人民其各自的基本权利,这也是一种管理者统一民心、利于管理的手段之一,只是就中国当时的国情而言,上帝已经无法成为公民的精神支撑来保持一颗完整美好的心了,那个时候我们面临温饱问题根本不能将希望寄托在上帝那儿,我们唯有紧跟共产党的领导步伐,依靠着自己的微薄力量聚集起来,一同攻克眼前的难关,获得最后的解放。
然后美国同事抛出了一个观点:毛泽东是一个独裁者。 针对这个问题,寒梅女士是这样回答的:毛不是被纸的选票选出来的,而是中国人用生命的选票选出来的。
国情所迫,毛泽东在成立中华民族共和国时并不能够像美国当时一样成立三权分立机构,但我们也有自己的监督机制,他建立了三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WH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