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佛教不是迷信》,欢迎阅读!
![佛教,迷信,不是](/static/wddqxz/img/rand/big_137.jpg)
佛教是一种信仰而不是迷信
【摘要】社会人士对佛教误解极深,莫过于“迷信”两个字。大多受过一些教育而对佛教无所了解的人,谈到信佛问题时,第一个观念就是认为:“这是迷信举动”。事实上这并不是佛教迷信,而是世人误把若干迷信的事情附合在佛教里面,才使佛教蒙上了一层迷信的色彩。 【关键词】佛教 迷信 信仰 智慧 大悲 一、 前言
现在很多人一谈起佛教都认为是迷信,都和超度、亡灵鬼神什么的联系起来,佛教真的是这样的吗?佛教真的是迷信吗?
很多人都有去庙里拜佛的经历了,为什么要拜佛呢?可能你会说求升高、发财,身体健康等等。有句俗话说“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如果你以为你拜了拜面前的这尊泥像,或者是往庙里捐了点银子,就可以显现奇迹,满足你当官发财长寿求子的各种愿望,那这真的是迷信。迷信的是佛法吗?不!迷信的是你自己。之所以这么说,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佛教,什么是迷信。
我认为:信仰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尊敬,其目的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而迷信是利于自己或家庭。简言之:信仰与迷信的本质区别在于信仰是奉献,迷信是索取。
二、为何视佛教为迷信
人的本性是利己而非利他的,这就是人们为什么要迷信的原因。 1、人们对佛教的误解,以及人们自身的无知和迷信
比如:算命。当前,算命比较流行。算命先生青衣小帽,当街端坐,人们怀着对算命先生“极其相信和尊敬”的心情前去算命,对算命先生口若悬河地指点迷津深信不疑,奉若神仙。其目的是为了消灾避祸,升官发财。这当然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更不是为了有利于社会。其次是看风水。亲人死了,当然要安葬,为了选择一个适宜的时期和绝佳的风水宝地,人们怀着“极其相信和尊敬”的心情,请来半神半仙的阴阳先生,紧锣密鼓,招魂发丧,在良辰宝地安葬亲人。其目的是为了死去的亲人得到天地之灵气,从而保佑其子孙飞黄腾达,世代享福。这同样是为了自己得到好处而不是为了别人。
迷信的形式当然还有很多,如:给观音菩萨磕几个头、烧几柱香,就会带来机会、运气和贵人相助;生意开张了,一定要供好财神菩萨,才会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测字看相,财运横生;碰到四、就要死,遇到八、就要发;等等,无一不是带着“极其相信和尊敬”心情行事,而目的却是只想自己得利,更严重的还是损人利己。
迷信是人对事物的一种痴迷信任状态,也是迷惘地信服,盲目地相信。“迷信”的含义更多的倾向于“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 迷信是经不起研究考察的,因此,凡是迷信都不允许人们怀疑,要求绝对地信从;不让人们学科学,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理;要求信徒越愚越好。因为迷信说不出合乎逻辑、合乎客观规律的教理,因此,就要借装神弄鬼、故弄玄虚的手法博得一些头脑简单的群众的信仰。在我看来,信仰是利他的,迷信是利己的,两者并不以是否“信仰鬼神等不存在的事物”而有所区别。 2、将佛教视为迷信的根源
多是因为佛教中对鬼神的相信,而我们都知道现实中并没有所谓的鬼神。其实很多人都不了解佛教中的鬼神,当然任何一种宗教都包括鬼神的部分。但是我记得一本佛经中讲过,所谓的鬼神,只是方便说法。有天堂地狱吗?其实根本没有天堂地狱,天堂地狱只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有的人,家里不合,外面事业不顺。天天愁眉苦脸,那他活着也是生活在地狱
里,有的人,天天喜笑颜开,出则呼朋唤友,入则孝顺父母。那他活着也是生活在天堂。所以,即使相信“鬼神等不存在的事物”也可以是信仰而非迷信。尽管这些关于鬼神的传说十分散乱、粗糙和缺乏人道精神,但仍然是宣扬惩恶扬善的主张,告诫人们多行善事,休生罪孽,从而有利于社会。因此,丰都的阴曹地府不但没有被认定为迷信而被“破除”,反而还大规模扩建,广为宣扬。尽管其塑像青面獠牙,场景血腥恐怖,但仍然香火鼎盛,游人如织,其中不乏对其主张“极其相信和尊敬”的信仰者。 三、什么是佛教
从“佛教”的字面意义上来讲,顾名思义,佛教是佛陀的教育,也就是佛的教导、佛的教学、佛的教诲真正的佛教是教人道理,让人怎么懂得做人 而不是要让你烧香拜佛。。 1、佛教的含义:
佛教的真实含义就是佛学。宁玛巴的高僧荣森班智达曾说过:佛教永不改变的定义,就是智与悲。除此之外,没有其它任何解释可以完整地表达佛法的内涵。佛法是一种信仰,信仰也即信心,佛法当然是需要信心的,信心是佛法的观念之一。佛教的基础和重点是对智慧和大悲的信仰。
2、佛教的基本特征:
(1)教育。佛教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佛教的道理、学问超越世间哲学。佛的教诲真正的佛教是教人道理,让人怎么懂得做人 。
(2)至善,是回归生命本源意义上的纯善、至善。佛教也不是科学,科学没有善恶,科学是双刃剑。佛教与科学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佛教包容科学、圆融科学。科学越发展,越证明佛法所揭示的宇宙人生的真相是正确的,科学在不断证明着佛法。
(3)圆满,也就是智慧圆满,没有缺憾。佛法所揭示的真理是圆满无缺的终极真理。它把世界看作是美的。
3、佛教的意义
佛教所宣扬的不仅仅是大善的心,更要求实际的行动,不仅要从事救灾、看护伤病患者等解决众生暂时痛苦的慈善活动,而且甘愿为众生的解脱付出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代价。话说回来,我们不能因为慈善活动只能解决众生的暂时痛苦,就放弃力所能及的世间慈善之举。信仰是超世俗的,超世俗的大悲更广、更伟大的悲心,是绝不止于让众生吃饱穿暖,虽然这些事也要做,但却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要让所有众生明白轮回的真相及解脱的方法。首先是令众生了解轮回的真相,然后教导他们如何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佛最伟大的慈悲,最大的信仰即在于此。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和谐相处,和平进步,才能进入至善至美的社会。也许,这就是国家要保护公民信仰自由,破除迷信的基本原因。
四、小结 如果一个人不学习科学而仅仅因他不懂许多科学现象和规律却去指责科学现象和规律为迷信,这是非常可笑的。同样佛教所揭示的真理并不会因为你没有跟善知识学习、没有修行,就指责成为迷信。佛学也不会因为你仅相信而不努力用功就让你轻易把握。 佛教的精神不在谈玄说妙,正确的信仰不含任何怪力乱神。只要是正信的宗教,其教义和修持都可以很有效的改变人的气质,改善人的心性。信仰宗教可使人更能自尊自重,更能认清自己、自我肯定、自我实现,使人过着更合乎理性的生活。
所以,人活着就必须要有信仰,只是不可迷信,因为迷信会误导人生,让人背离生活的正轨,产生负面的影响。正当的宗教,都是指引我们去发现最有价值的人生目标的;当一个人愿意投注全部生命,向这种最有价值的人生目标前进时,才可称为最正确的信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No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