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班级管理典型案例》,欢迎阅读!
班 级 管 理 典 型 案 例
——如何让学生自我管理
三十八中学 吴丽娟
什么是班级管理?所谓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为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不断进行协调的综合活动。简单地说: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对所带班级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课外活动等工作的管理。班级管理实践证明:一个几十个人的小学班级,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管理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小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实施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印象最深的是2007年度接手的班级。在2007年度,学校安排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接任后我发现该班学生不均衡,后进生多,两级分化严重,上课纪律差,同学们之间不团结,经常有吵架现象发生。经过了解,我发现造成该班如此混乱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缺乏集体主义荣誉感;缺乏自治能力。为了改变这种令人担忧的现象,我决定对症下药,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更是自我管理的主人。”因此,在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决定把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作为我这学期工作的突破口。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思想教育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强。由于家长的溺爱,这些“小太阳”们在家庭中失去了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他们更多地依赖成人的帮助和照料,这种状况是培养自我管理意识的最大障碍。针对如此现状,我便尽可能的利用各种教育机会,如:晨会、班会、班队活动等,向学生正面宣传:“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干”“我能行”“什么都难不倒我”“超越自我 永不言败”“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的理念,让学生从认识上加深对独立性的理解,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同时我还和学生家长取得一致意见,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二、健全制度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记得有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播下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也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人的命运。因此,学生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如果仅靠班主任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学生怎样、怎样做,学生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效果可能不太明显。因此,我就利用班会课的时间组织全班同学学习、讨论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等,然后进行民主讨论,结合本班实际,让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经过讨论、修改、通过、达成统一认识,共同制定出一份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班规班约。因为班规是学生们自己制定的,是符合他们的实际的,所以他们在情感和理智上都非常认同,执行起来也就十分有效,整个班级的班风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很快有了明显好转。 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一个班级,如果仅有民主的班风肯定是不够的,只有调动起了全体同学的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这个班级才会更优秀。要使30多个同学不断进步、竞争,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激励他们、适时赞扬他们。我先在班上宣读了一套激励措施(比如作业每次前五名的同学可得到一颗星,连续得到五颗星就可以得到老师奖励的一本作业本。),鼓励他们展开竞争(并且我还根据他们自身的学习情况,帮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竞争对手。)。为了给学生才华的显露和锋芒的显现创设一个理想的心理环境,我总是不
失时机的抓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同时我还在班内开辟了“星星榜”“一周之星”等表扬栏,从各个方面给表现优秀或进步的学生以及时准确的表扬,使学生产生我也要成为这样的“班级明星”等这样的内在需求。此举一出,班上的学习气氛马上浓厚起来,他们在互相竞争、较量,比谁得的星星多,争当“一周之星”。记得有一次:班上的一个叫刘江焱的同学考试分数低了点,趴在桌子上哭。我不失时机的说:“你们看刘江焱同学,他只比XX同学少一分,就趴在桌子上哭,说明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当然哭不能解决问题,关键要靠我们平时多下功夫,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我们要在心里暗暗下决心,和别人一争高低;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不比别人差,我是最棒的┅┅”通过我的一席话,我发现全班三十几个小朋友鸦雀无声,一双双小眼睛亮亮的看着我,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声音。我知道此时无声胜在声,他们的心里已有了奋斗目标,我所期望的效果也已达到了。果不其然,在期终的镇抽测中,我班的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遥遥领先于其他班级。
此外,我还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课外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告诉他们:“团结就是力量”。记得那一年,我班的广播操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比赛中荣获低年级组第一。我用实际行动向学生诠释了“相信我能行,才能我能行”的道理。
通过以上的教育教育方法和手段,我所担任的班级最终由原来的“散”“差”“乱”的班级,变成了一个“团结向上”、“充满朝气”的班级,该班在年度评比中还夺得了“先进班级”的称号。能取得这种种成绩,我觉得关键是学生的内因起了决定性的变化,他们由原来的“被管理的对象”变成了现在的“实施管理的主体”,由原来的“要他学”变成了现在的“他要学”,而我仅仅是放开自己和学生的手脚,指导他们如何成为学习和生活的能手,让他们到实践中去发现自我,增长才干!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Fv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