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单元教学设计
什么是课程单元?课程单元不是内容单位,而是学习单位,是微课程。它指向素养目标的达成,以问题链或任务串来组织目标、情境、知识点、活动、评价等,成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学习故事。
作为完整的课程事件、学习故事,课程单元要回答6个重要方面:
名称与课时:单元名称是按照大观念、大任务、大项目还是大问题命名?课时是多少?
目标:有什么期望,为什么要学此单元? 内容:学习什么,知识有什么样的结构? 方式:怎样学,有哪些支持? 评价:学生如何学会,学会了没有?
反思:学生如何反思,提供什么样的反思支架,通过反思留下什么?
课程单元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
课程单元是教学专业的重要体现,让教学专业的逻辑起点从知识走向学习,从内容走向课程;
课程单元是对学习本质的回应。学生学习是累积性的、建构性的,由一个个独立的事件组成的。课程单元就是依据素养目标,对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学习事件进行设计、实施与评价;
单元是课程的最小单位,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重要路径和基本单位。
如何设计一个课程单元?学科核心素养是学校课程的新目标。新目标需要新教学,课程单元的设计让教师从关注一个知识点、一堂课转变到一个单元,提高了教学设计的站位,提升了教师的格局,实现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
对素养目标的正确理解是单元设计的前提:
核心素养是学生具备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关键能力即能做事,必备品格是习惯做正确的事,价值观念是坚持把事情做正确;
学科素养是指学科育人目标、育人价值,是学生要达成的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不是学科专家的素养,是指公民素养;
素养发展需要知识与技能;知识技能越多并不等于素养越好;
从知识技能到素养发展,真实情境与自我反思发挥关键作用。
从国际经验来看,单元设计普遍回应了这样几个关键要素: 一是目标:核心问题、大观念、重要内容等; 二是评价:评价任务、评估证据; 三是学习计划: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 四是反思:学生自我反思学习过程与影响等。
单元学案即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情等,以单元为
单位而设计的学生学习方案。核心问题是学生怎样学会,而不是教师怎么教。对于单元学案编写中涉及的要素与关键问题,可做如下阐释:
一是名称与课时:为何要学生学习此单元?阐明单元名称、意义与课时;
二是学习目标:期望学生学会什么?每条目标指向学科关键能力或素养;目标相互之间有关联;可分解成具体任务或指标;
三是评价任务:何以知道学生已经学会?设计可以检测目标达成的任务;
四是学习过程:需要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评价任务要嵌入学习过程中;
五是作业检测:如何练习或巩固已经学会的?指向素养测评;
六是学后反思:如何引导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设计反思路径、反思支架。
新课标、新高考、新目标召唤新教学,新教学需要新设计。单元设计能够让教师提高站位、提升格局,真正实现学生素养目标的达成。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