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欢迎阅读!

1.地位: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于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使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他建立起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严密系统的经验教育学体系,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
2.教育观点: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在他看来:“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他在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教学理论,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道德教育理论,从而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由此可见,赫尔巴特的思想可以分解为:
一原则:教育性教学原则。
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他说:“我想不到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该话揭示了教育和教学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心理学和伦理学。
四个阶段。
伦理学揭示了道德教育的目的。赫尔巴特提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可能的目的是指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也可以称为“多方面的兴趣”,即教师必须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必要的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最高的目的,即道德。
心理学说明教育的方法。赫尔巴特根据“统觉”学说,强调教学应该是一个统一完成的过程,提出教学阶段理论。他将教学过程分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其中“清楚”是指清楚、明确地感知新教材;“联想”是指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系统”是新知识已经成体系;“方法”指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这四个教学过程分别对应四种心理状态,分别是注意、期待、要求和行动。
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赫尔巴特非常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因此被誉为“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ns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