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23-03-09 03:0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家为什么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欢迎阅读!
生活保障,最低,建立,制度,为什么
国家为什么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获取最低生活保障或社会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从总体看,造成贫困的原因中社会因素大于个人因素。所以,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社会救助是其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在当今世界上,社会救助制度通常被视为纯粹的政府行为,是一种完全由政府运作的最基本的再分配或转移支付制度这种责任或义务通常用最低生活保障立法的方式加以确认,并且透明度极高地公诸于众;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社会救助是他们应享的受法律保护的基本权利,这同样可以在我国宪法中找到依据,宪法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社会救助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是克服现实的贫困,它在公民由于社会的或个人的、生理的或心理的原因致使其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因而陷入生活困境时发生作用。因此,一般会有一套称为家庭经济情况调查的法定工作序来审核申请救助的公民的收入状况,这包括:个人申请、机构受理、立案调查社区证明、政府批准。能否得到社会救助的关键是申请者个人收入或家庭成员的人均收入是否低于政府事先确定了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有的国家或地区还要调查申请者的家庭财产和工薪之外的其他经济来源。家庭经济情况调查是公民的权利和国家与社会的义务这一对法律关系是否应该发生的必要前提。这种选择性则是社会救助最为突出的特点,它能保证有限的社会救助经费切实地用到最需要的人的身上。从国际、国内的经验看,在经济社会发生较大变动的时期尤为如此。因此,在社会保障理论界,社会救助也常常被称为须经家庭经济调查的保制度Means-tested Programs。从具体操作的角度看,制定科学合理的最低生活标准是社会救助制度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

3社会救助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的仅仅是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或实物,目的是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适度。它既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它不问致贫原因,只看受助者是否真是贫困;也没有别的什么资格限定。它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极力使每一个公民不至于在生活困难时处于无助的困境。同时,它的责任仅仅是使受助者的生活相当于或略高于最低生活需求,以避免产生依赖心理乃至不劳而获的思想。只要受助者的收入超过最低生活标准,救助行动即告一段落。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社会救助制度能上不能下刚性比较突出,所以,制定最低生活保障线要把握适度。



政府在帮助,扶持社会弱势群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例如:中国慈善基金会,红十字会。

⑴、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弱势群

体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性支持。

⑵、建立健全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

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

⑷、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政府促进社会平等的一项重要举措。

⑸、重视农民工权益的保障,并出台相应政策。

⑹、我国还通过法律援助,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减免费用的法律服务。

⑺、政府还通过帮助残疾人康复、入学和就业,对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实施救治和关怀政策,

为每个公民创造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等等。

3、我国和世界各国,有哪些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组织?

"春蕾计划" ⑵中国扶贫基金会 ⑶中国红十字总会 ⑷中华慈善总会 ⑸联合国难民署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4、典型案例

48日播出的赵金锁工伤赔偿案发生在11年前。赵金锁在一水泥厂打工,取土时被倒塌的黄土掩埋受伤。但两次工伤认定却被两级法院撤销。赵金锁经过9年的上诉、上访,生活几乎陷入绝境。蒲城县法律援助中心接受了当事人的申请,办案律师从收集证据入手,提出当事人在工作时间、为单位的利益取土受伤属于工伤的代理意见,同时出示了大量的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人民法院最终采纳了代理人的意见,判决被告陕西清盾水泥有限公司赔偿赵金锁各项损失16万余元。

2001年第一个“世界难民日”将主题定为“尊重”即尊重难民作为人的存在。国际社会在救助难民时,不仅应向他们提供基本的生存手段,更应向他们提供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使他们重返家园后能够建设各自的国家。 2002年世界难民日的主题是优先解决女难民问题。

2003年“世界难民日”的主题为难民青年开创未来(Refugee Youth: Building the Future

2004年的主题是“我想有个家:安全和有尊严地重新开始生活”。 2005年的主题为“勇气”"逃离危险和流亡皆需勇气"

2006年的主题为“保持希望的火焰”(Keeping the Flame of Hope Alive)。

2007年世界难民日主题:(联合国难民署没有指定的主题).

2008年“世界难民日”的主题定为“保护”。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ms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