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籍管理制度

2023-07-15 12:37: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籍管理制度》,欢迎阅读!
职业院校,学籍,管理制度,高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籍管理制度

作者:刘平艳

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23

要:学籍,是指经入学考试合格,正式录取,按照规定办理入学手续,报到注册后取得的学生资格。学籍管理是根据国家对高校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结合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制定规章、制度、办法并按一定程序对高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在校期间的学籍取得与更移、教学管理制度、校纪、校风等方面实施的管理。包括学生信息档案管理、学生在校期间成绩管理、学生学籍异动和考核违纪处理、毕业生电子图像信息采集、毕业资格审核、证书发放及补办毕业证明书等。本文着重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籍管理制度体系中的选课、转专业、辅修做一个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 ; 学籍管理 ; ;制度选课转专业辅修

20135月初,教育部公布了《2013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不含军事院校和港澳台高校),公示名单中,2013年具有高校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院校共有1266;201328日,教育部公布《关于2013年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备案结果的通知》,该通知显示2013年经教育部共备案的高职拟招生专业1088个,专业点47591个。总的来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数量多,专业多,学生就业压力大,但是另一方面,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很庞大的。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满意的人,大多企业不愿意招毕业生。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现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籍管理制度方面。

目前大多数高职专科类学校依然按照传统学术型本科教学的方式,只是通过减少课程和缩短学制的方式,将三年大专变成浓缩版的小本科,没有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采取合理的引导机制,也没有着眼于市场和职业院校的特点设置合理的学籍管理制度,缺乏弹性和活力。 第一,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职业教育的定位,我们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大多数业内人士已有共识,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技术型人才。着眼于这一点,我们的选课制度,应该有所改变,不应该在进学校的时候就很明确地细分专业,而是大致划分一个大的方向,比如建筑类、艺术类、机械类等等。在进校的第一学期通过弹性的选课制度,尽可能在有限有时间里扩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为他们在本行业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打下基础,而且课程的设置上也并不一定是一门课非要排满一个学期,应根据该门课的内容确定上课的时间长短,或者采取目前很多培训机构滚动开班的这种形式,这样有助于多开本行业综合课程,也有助于学生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多了解本行业基本知识,思维开阔起来。 笔者曾经到国内某知名CG培训机构考察,该培训机构就是采用滚动开班,教师采取全国调配的形式,分别从一个月到半年不等的各层次的CG教学,半年学制的基本上是导师制度跟着做两个项目,学生出来基本可以到公司里上手做项目,学员很受用人单位欢迎,有不少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科毕业的学生,专门到这个机构培训强化,表示在这机构三个月,比在学校里四年学的技术多,从这一点,可以看得出来,我们很多的院校,在选课和课程的安排上出了问题,没有利用好学生的积极性来充分调配他们的时间,造成学校资源的浪费和学生时间的荒废。而该CG训机构的负责人则表示,在大学里学过基本的美术和相关理论,在他们这里的培训中表现会更优异,因为大学生领悟力强,他们所做的只不过是把大学的理论和项目结合起来集训罢了。 在学生的选课与修课上面,我们现在有可能是做得操之过急,急于把这一个学科的所有细节都告诉学生,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误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仅在于学了多少,而是在于他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应试教育出来的学生,到了大学,他们并不知道怎么去主动学习,大多数是被动的,认为考试要考的,我就去学,考试不考的,就不重要。在我们做职业教育的选课制度的时候,应该是要顾及到这种观点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兴趣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的素养是职业教育的先行兵。

第二是我们的转专业制度以人为本的精神应该贯穿于职业教育体系中,在转专业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很明确地做出制度,不能把对某一专业特别感兴趣或者特别有天赋的学生困在他不感兴趣或者让他学得痛苦的专业上。比如,可以进行一些校内转专业的选拔性测试和专业综合测试,对于符合条件的学生,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是允许他们转专业,尽量扭转高考一考定终生的不公平性。因为学生在高考志愿的选择上,大多是盲目的,当他们真正学会思考自己需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专业却成为了他们的羁绊,我们职业教育没有必要划无数个圈,把学生固定在某一个圈子里,走不出去。

第三,关于辅修制度。因为传统的观念在社会上依然盛行,职业教育大多数是三年制度专科,而社会上比较认可的是四年制度的本科,因此,我们应建立起一套辅修制度,比如和各个行业中比较知名的学校建立联系与合作,通过辅修课程网络教育的方式取得该学校的学分,给学生在就业的时候增加筹码。我们的思维应该跟随时代的潮流,利用现代便捷的互联网和广泛的校际合作,或者是采取跨国交流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也要加强院校自身的建设,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和层次。而为了更好地实施辅修制度,加大资金的投入,是重中之重,没有硬件设施的保证(比如多媒体、网络学习场地、实训中心等等),是很难保证辅修课的效果,没有较好师资的引进和合作,是很难建立起高质量辅修课程。现在许多学校的辅修,只是流于形式,或者华而不实,没有重视质量和内涵,因此社会认可度不高。而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学术类型的教育,则是重实践,利用好行业导师和跨校合作,是职业教育走出特色关键的一步。

职业教育的学籍管理制度的建设关系到一个学校培养学生的基本纲领,认真做好市场调查和向国内外办学成功的院校以及民办的培训机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着眼于本校的实际情况,从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的角度入手,制定人性化和高效的学籍管理制度才是一个学生在该校学习期间能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fA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