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美育视域》,欢迎阅读!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美育视域
宁德市蕉城区教师进修学校:黄若捷
“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象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就是人类的创造力。”(李政道语)智育和美育也是不可分离,无论科学研究还是艺术创作,没有智慧和没有激情, 同样一事无成。这种智慧与激情的培养必须由智育和美育共同承担。从英语课堂教学本身,具有美育功能,它可以引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追求,也可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智力。美育在培养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时,必须调动人的感知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等多种心理功能,使她们受到训练,提高,这些功能的强化,对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积极营造英语课堂教学气氛的美。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是审美的人,他们敬业精神不仅体现在自己有渊博的知识和诲人不倦,而且还表现在处处以自己美好的形象去感染人。营造一个美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除却升学的压力和恐惧,真正使自己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教师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体现其审美风采,渗透美育的方法,成果?笔者认为首先要加强情感教育,教师应努力把握教材中蕴藏的情感因素,把握学生情感的心理特点和把握情感表达的方式。努力营造师生情感交流和谐的美。比如:仁爱版初一英语上册Unit 4 Topic 1 Section A Salesman: What can I do for you, madam?
Mother: I want to buy some clothes for my daughter. Salesman: The clothes are over there, madam. Mother: Thanks a lot. Salesman: Not at all.
教师可以借助许多教具,如:shoes, pants, clever, coat, T-shirt等,进行师生对话,教师有时充当售货员,有时充当母亲,教师应尽量扮演真实点,让学生觉得老师很亲切,很真实,同时学生积极配合,也很愿意充当儿子或女儿或其他角色。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学生主体进入和谐状态,在获得了愉悦感的基础上产生了显象动情式的整体情感反应。初中英语课文有大量的篇幅是与生活紧密相联,教师应创设真实的情境感染学生,以情育情,建立民主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个性, 通过寓教于乐等引导学生在英语教学活动中不断产生美感,感受到人际关系的美,生活的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以促进各项潜能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营造英语课堂教学气氛的美还在于课堂教学组织的艺术性。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儿童以及他们内心的丰富世界,而不是以往教学理论和实践 所看到的诸如教材,作业,分数等没生命的东西。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学生带着一种无比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开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撼,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感到骄傲。” 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不应平淡枯燥,而应有激情,有节奏感,有高潮起伏,也有轻松过度。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教师常常能够借助课件,挂图,卡片,实物等导入新课,让学生置身于英语学习的环境中,感悟英语语言的美妙,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比如,在学生之间,开展read ,listen and say, pair work, group work, work alone,等,当学生训练到一定程度出现疲劳状态时,又进入游戏环节如 play games, competition, guess games或sing a song等,让学生情绪又进入一个高亢激昂,充满活力,轻松愉悦的状态。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要了如指掌,能够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会,想学生所乐,从而以高度娴熟的教育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带领学生学习英语。同时, 为了增加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对教学细节进行精心的艺术加工,使课堂活动生趣盎然,美不胜收,比如,课堂上让学生扮演 old lady, old man, doctor, farmer,
worker, animal等,学生栩栩如生的表演常使人捧腹大笑,增添教学效果。当课堂教学进入一个相容而微妙的世界时,它就能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最富有创造性,最激动人心的“精神解放”运动。
总之,教师是教育氛围美的设计师。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小讲台,动用自己的语言,板书表达思想,要以其仪表教态辅助其思想的表现力。 教师必须做到吐字精确,语句流畅,节奏鲜明,表达精确,言语规范,句型多变等语言美;必须做到着装整洁,大方,庄重等服饰美;还要有使人感到亲切,诚恳,激情,耐心,机敏,优雅等教态美,把学生引人无限丰富,美的知识世界。
二.精心钻研,挖掘英语教材的美。
英语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教材内容揭示的就是自然美,生活美和心灵美,挖掘教材的美,以达到美育功能的作用。
1. 画面美:一切美都要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没有生动的画面,就没有抽象思维,也就和
没有整个人类的理论认识一样,没有生动的直观也就不可能有审美的想象,情感和相互理解的和谐活动,美育的功能也就无法实现。英语教材每课每页都配有色彩丰富的画面,有表现师生共同活动的情景,有表现学生喜,怒,哀,乐的场面,也有体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等。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挂图,卡片,直观,形象地表现教学内容。仁爱版初一上册Unit 3 Topic 2 Section C A photo of Kangkang’s family 用挂图或出示照片来介绍家庭成员,用线条勾勒出成员之间的关系,这样,简洁,明了,亲切,理解快。能够节约大量的课堂时间进行主题训练。课文里的图片,以鲜明的形象,激起人们的强烈的审美感受,感受到亲情愉悦的美。 2. 文字美:语言美是文字的第一要素,是思想的“外衣”,文章的“肌肤”,是表情达意的
工具。英语教材提供大量的语言材料,语言和气,高雅,谦逊,幽默,它使人感到对方是一个懂礼貌,有修养,讲文明的人。这些语言,在教材里如,Hello, How are you, Thank you, Nice to meet you. Sorry, That’s all right.等始终贯穿于整个英语教材,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甜蜜和温馨,同时,英语课文语言鲜明,生动,真诚,抑扬顿挫,淋漓流畅的语音,语调,各不同年龄段的不同角色的发音,有娓娓动听的童声,清脆嘹亮的女声,坚实深厚的男声等,使学生感受到英语语言的美,从而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3. 结构美:美育是凭借感情材料为智育提供丰富的内容,英语教材也力图密切结合生活的需要,迎合学生的兴趣,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仁爱版英语教材的设计是每个单元3个话题,每个话题都有4个Sections,每个Section之间相辅相承,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主要反映了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教材人物较集中,主要有 Kangkang, Jane, Michael, Maria等,设计中外学生同校学习的情景,介绍了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内容丰富,使学生每天都有新鲜感,又能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感。 三:在英语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有效地渗透美。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美感的门户是感知。柏拉图,黑格尔等认为“与美关系最密切的感官是视觉和听觉。” “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可以看到各色彩,线条,动作,光线,形态,表情等,有“音乐感的耳朵”可以听到各种声音,音调。在实际感觉中,各感官的感觉绝非孤立进行,因此,英语在入门阶段起,就要调动学生审美主体的各个感官。借助实物,手势,动作,图片,多媒体课件等手段,用最简单的能为学生理解的外语组织课堂教学,创设语言环境,进行语言操练和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欣赏画面,配合有动情描述来创设情景,把审美教育渗透到教育各个环节,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美,领悟意境美。最重要的是通过拓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心理品质,让学生体验联想,想象,创造的美。比如:仁爱版初一英语 Unit 3 Topic 3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老师可以利用许多实物进行操练,但无法提供所有的实物,这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联想,做到举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by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