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欢迎阅读!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孙毅小学 孙美茹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应接不暇、鸟影“等词语。理解作
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作者有序的表达方式。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育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作者有序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准备:学生提前认真预习课文;教师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内容。 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朗读描写大榕树的段落,读中深化理解作者对大榕树的喜爱。 1、练习有感情地读描写大榕树的段落。
2、学生边看影像边读上节课讲的描写大榕树的段落。
(二)学习描写“鸟”的段落,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体会作者的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描写群鸟热闹场景的段落。 2、汇报交流,从哪几方面感受到了热闹并读出这份热闹。 3、分析“鸟影”一词,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当。 4、用文中的语句理解“应接不暇”一词。
5、读特写画眉鸟的镜头,发挥想象,课件出示:画眉鸟兴奋地叫着,那声音真好听,仿佛在说:( ),学生补充。
6、感受“鸟的天堂”的特点二:安全。
7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鸟儿们在这里可以( )可以( )也可以( )。学生补充。
8、由鸟儿安闲舒适的生活感受“鸟的天堂”的特点三:安逸。 (三)升华情感,加深理解。
1、学生交流最后一句话“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含义。 2、回顾全文,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概括全文、升华情感的作用。 3、面对这么美的树,这么欢的鸟,作者感到留恋,我多想( )学生发挥想象补充。
(五)总结课文,拓展阅读。
是啊,大家一定能体会到,这已经不仅仅是鸟的天堂,更是巴金心目中那幸福美好的天堂。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巴金的作品。这篇文章选自他的一部散文集《旅途随笔》,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读一读。 (六)作业布置:
1、同学们,课文里没有写人们和画眉鸟的活动,能不能学着课文中“起初„„后来„„接着„„”这样有序的表达方式,有条理的想象着写一写。
2、呈现一段文字“1933年的小鸟天堂应该真正是鸟的天堂,这里有自
然的河道,郁郁葱葱的巨榕,周围还是鱼米之乡的新会,肯定河渠纵横,稻田遍布,小鸟自然有充足的食物,70多年过去了,新会早已发展成了一个繁华的城市,小鸟天堂被围了起来,除了那棵大榕树依然郁郁葱葱,河水已经有了污染,稻田早已消失,每天还有很多游客围着榕树转悠,看不到小鸟,想来也很正常。也许,不去倒好,总还可以读着巴金的散文,想象那副美丽的田园风光„„”1933年的鸟的天堂在80年后的今天还是鸟的天堂吗?回去以后查阅一下资料?面对这么美的自然景观,如果是你,应该怎么做?想一想,写一写。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YA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