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2022-11-23 14:22: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一历史教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心得体会,高一,教学,历史
高一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紧扣时代脉搏,增加经济文化比重,介绍了不同的学术观点,设置了“学习探究课程”,“课前提示”,“学习思考”,“资料片”,“知识链接”,图片资料增多;内容丰富多彩,引导方式多样。既可使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又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还能够让他们适当接触不同的史学观点,角度地认识问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不少问题。

1.新教材没有体系,史实不清,学生很难把握。目前高一历史课本分必修一..,分别讲授政治经济文化史。但是由于分专题展开,且不少内容没有讲清根本的历史史实,使学生无从掌握。教师如果加以补充说明,时间不允许;如果不补充,学生疑问多,很难真正理解教材,提升能力就更难了。

2.课文中的标题企图表文学色彩,淡化甚至消除了历史学科特色。如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中“从‘刀耕火种’到以‘以牛耕’”,不如直接改为“古代中国农耕技术的演进”;再如“大禹和他的继承人”改为“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等等。这样既简单明了,使学生能很快抓住中心,无需教师再重新“翻译”,又具有鲜明的历史学科特色。

3.有些课容量太大,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仍以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为例,该课正文含5目,此外还有“课前

提示”1那么,“学习思考”3题,“资料卡片”2那么,“知识链接”1那么。这样,一堂课不可能完成根本任务;至于“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以及“常规训练”根本无法在课堂上涉及,而目前高一学生又没有能力独立完成。为了给学生讲解一些必


需讲解的知识和试题,不得不多用课时,而学校只能按教学大纲给我们分配课时,最终就实现不了教学方案。

虽然新教材存在一定问题,但我们无法回避,更不可能开“历史倒车”。为此必须有相应对策,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1.紧扣“会考标准”。教师应熟悉会考标准中的“知识条目.考试要求”,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2.依据大纲精心备课,对教材进展重组,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

3.发动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比方,“常规训练”“知识”栏中的填空题就可以要求学生提前完成,教师正式上课前进展检查催促。这一过程可使学生了解课文梗概,有助于提升教学进度。 4.在预习根底上,一些简单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敢于“下放权力”,指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既可节约时间,又可培养学生能力,还可养成不依赖老师的良好习惯。

虽然采取一些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历史课程的专题式教学确实是我们感觉到新课改小新教材的难度,如何降低这种难度,体会如下:

第一,每一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比较大,原有的历史教学时序性和整体性较强,新课程那么打破了原有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虽然其体系上表现比较贯穿,立体感比较强,但承受能力可能要降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整合、构建某历史阶段的框架体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U2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