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语文论文作文九字真言》,欢迎阅读!
作文九字真言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是饱经沧桑的杜甫在晚年回顾他诗歌创作时说的话,很形象的道出创作的重要与艰难,发人深省。然而一切好的创作都要有扎实的根基,各位中小学同学们不仅处在打基础的重要阶断,更要面临着层层考试的严峻考验,怎样才能使二者兼顾,两全齐美呢?本人总结十余年来写大小作文的若干经验,并将其归纳为九个字,以此应正于方家,敬请诸位师弟师妹不吝赐教。需要声明的是,文无定法,笔者将其归纳为九个字,只是为了便于同学阅读;而名之曰"真言",也并非和尚道士撞钟念咒时的喃喃自语,"真言"者,真心话也。 (一)真
作文如作人,这话一点也不假,谁也不喜欢虚情假义的人,谁也不爱读言不由衷的文章。许多人由于阅历不够,写起文章来大话连篇,空话绵绵,让人望而生厌。 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背影》,大家都很熟悉。车站里父亲送儿子的事,许多人都经历过,千余字的文章,许多人都写过,可朱先生硬是在这短短的篇幅里把这常见的小事写的催人泪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个“真”字,父亲对儿子是真心关怀,儿子对父亲是真情流露。作者不妄语,不矫揉造作,所以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样是父亲送儿子,有位同学这样写道:"父亲握住我的手,眼含热泪地说:‘儿子,为了早日把祖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好好读书,别想家’!"诚然,祖国是要好好建设的,但这关父亲送儿子上学什么事?
更有甚者,有一年高考题是有关苦难与人的成长的,结果,许多同学争相写自己父母双亡,小儿麻痹,且不问他(她)何以能长这长大,单是面对着窗外翘首以待的父母,他(她)就能狠下这个心?也许有人说:这是虚构嘛,金庸小说不也是在虚构吗?我想说:虚构不等于虚假,它是以真实生活为基础的,是提炼过的真实。所以许多虚构出的东西同样真切感人。中小学生的作文,不妨虚构,但一定要直接或间接的经历过,感受过,像那些“虚构”父母双亡的同学,他们每天吃着父母精心制做的菜肴,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沿街乞讨的辛酸的。
“我手写我口”,你平常怎么说话,写作时就怎么说:“我手写我心”,你心里怎么想的,你就怎么写。没经过大事故,你便写生活中的小事,和父母,和老师,和朋友,和同学,一切细微处皆有真情在,千万别客气,即使你的观点是浅的,是错的,那也浅出了平易近人,错出了英雄本色,反正都比假的强。 (二)善
“善”就是善良。有人也许要哈哈大笑:“胡说八道,善良和写文章有什么关系?”您先别急,这二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关系大着呢!
孟子在数千年就捋着胡子说:“仁者无敌”。这个“仁”字包含的“包容”,“同情”这层意思就是善良。一个人的包容心越大,同情心越广,他的文学成就也就越高。例如鲁迅,他始终对中国人甚至全人类的命运充满着人文关怀,所以他不朽。有人说:鲁迅不是经常针锋相对地“骂人”吗?不错,佛法云:惩恶即是扬善。爱憎分明正是“善良”的前提,否则,一味的善良必然像唐僧那样是非不分,一味的骂人则像一只疯狗,正如当前某位今天骂金庸,明天骂鲁迅的作家。
“善良”何以能提高写作水平呢?因为包容心越大,你的眼界与心胸就会越宽广,就不会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与人斤斤计较,你的文章也会因此而深刻和高超,而越是拥有同情心的人,越容易设身处地的为别人想,这样你写文章时观点便会更全面。而且更有人情味,更感人,我曾拜读过一位年青作家的散文,题为《感动》,只描写了父亲在雨中用身子为幼
1
小的儿子挡雨的小小场面,语言很平实,但我却热泪盈眶, 因为他写出了天下间父子的真爱。没有同情心的人是绝对写不出如此好文章的。
因此,一个“善”字对写文章有大功用,对大作家如此,对于小学生更是如此,因为牛刀小试,定会百无一失。 (三)美
俗话说得好:情人眼里出西施,可见美并无固定的标准,主要在于各人的喜好,然而美还是有约定俗成的规矩的,不然何以用西施做为美人的代名词呢?写文章也是一样,有的人求深刻,有的人求幽默,有的人求华丽,有的人求平淡。如此种种,就像对于情人的态度,全凭自己的喜好;但无论你追求哪一种风格,都必须具备某些共同的标准,就像大家公认西施为美人一样。
这层意思具体到各位同学身上,便有如下两层含义:
第一, 要养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人们常称赞写的好的字,说它“有体”,不管是颜抑张赵哪种“体”,反正让人感觉有骨架,有气势,与众不同。写文章更须要这种体,要让你的思路,你的语言论点个性化,不可人云亦云,用个时髦的词叫做“Cool”,这酷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你喜欢哪个或哪类作家,不妨仔细看看他的书,看看同一件事,人家是怎么表达的。这样由摹仿到吸收,终将自成一
附:什么样的考试心态最好
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会出现很多过度焦虑。想要不出现太强的考试焦虑,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形成自己的掌控感。 1、首先,认真研究考试办法。
这一点对知识水平比较高的考生非常重要。随着重复学习的次数增加,我们对知识的兴奋度会逐渐下降。最后时刻,再去重复学习,对于很多学生已经意义不大,远不如多花些力气,来思考考试。
很多老师也会讲解考试的办法。但是,老师给你的办法,不能很好地提高你对考试的掌控感,你要找到自己的一套明确的考试办法,才能最有效地提高你的掌控
2
感。有了这种掌控感,你不会再觉得,在如此关键性的考试面前,你是一只被检验、被考察甚至被宰割的绵羊。 2、其次,试着从考官的角度思考问题。
考官,是掌控考试的;考生,是被考试考验的。如果你只把自己当成一个考生,你难免会惶惶不安,因为你觉得自己完全是个被摆布者。如果从考官的角度去看考试,你就成了一名主动的参与者。具体的做法就是,面对那些知识点,你想像你是一名考官,并考虑,你该用什么形式来考这个知识点。
高考前两个半月,我用这个办法梳理了一下所有课程,最后起到了匪夷所思的效果,令我在短短两个半月,从全班第19名升到了全班第一名。当然,这有一个前提——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我基本已完全掌握。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R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