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严以修身”的几点思考》,欢迎阅读!
![修身,思考,严以](/static/wddqxz/img/rand/big_74.jpg)
对“严以修身”的几点思考
作者:暂无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5年第9期
蒿艾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是新时期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修身用权做事律己的行为准则。做官先做人,做人严修身,故“严以修身”是“三严三实”的逻辑起点和坚实基础。“修身”要先“修心”,“修心”要先“修德”,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讲就是“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如何才能实现这一“修身”目标?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以修身的标准定位要高
对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来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固然重要,但第一位的是修身立德、做人律己。但德要有尺、律要有据。选什么“尺”、立什么“据”则是有讲究的。古人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意指做人标准不能低,律己要求不能降。共产党人修身做人的最高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莫过于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所概括出的“五种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也听人说过:这样的标准太高了,自己做不了也不想做。但笔者认为,这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我们的身份决定了必须向着那个目标努力。我们是共产党人、是先锋战士,是这个社会中最优秀的一个群体,在修身做人上就应该比一般人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有更高的觉悟和境界。我们可以一时达不到,但它应该是共产党人终其一生所追求的最高的人生修养目标。
当然,谁也不可能生来就是圣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也不可能一夜铸成,必须在持之以恒的学习和坚持不懈的实践磨炼中,通过高标准的锻炼和修养造就。周恩来有7 条“修养要则”:一要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二要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三要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四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五要适当地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地纠正自己的短处;六要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七要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纵观周恩来的光辉一生,他确实是按那7 条来做的。他身上集聚了我们这个民族无数优良品德,所以他被人们誉为“当代周公”,名副其实地成了毛泽东所高度称赞的“五种人”。如果说“五种人”是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严以修身”的最高境界,那么,周恩来则是“ 严以修身”的最高典范。我们要像周恩来那样,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和道德防线,进而以高尚的道德品行约束自己,以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民,以崇高的道德力量引领社会风尚。
二、严以修身的方法途径要对
严以修身需要把立德摆在首要位置。我们常讲,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事实表明,这种“特殊材料”必须通过有效的方法、正确的途径来锻造。
一是时常补钙壮其骨。人体缺钙就会患软骨病,治疗措施就是及时补钙。习近平总书记把这一生理现象进行了引申,形象地指出人之精神世界也存在一种钙,即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它是人思想的内核、精神的支柱。它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含量越充足,就越能引导人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一个人之所以加入共产党组织,是因为他首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愿意为
这一信仰奋斗终生甚至不惜生命。这种信念越坚定,表明精神之钙越充足,人之行为越有正确的方向。但同身体需要经常补钙一样,牢固树立理想信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终身努力。而且,政治信仰随时随地都面临着现实社会的考验,如果不注意自觉、自愿、自动地去加强世界观改造,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行动,必然会患上精神的“软骨病”。这种“软骨病”首先令人信仰动摇、信念丧失、宗旨淡薄,发展下去,必然会在政治风浪考验面前迷失方向,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所以,“严以修身”之要务就是要“补足精神之钙,练就金刚之身”,通过不间断地理论武装,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行动上的笃行。
二是实践磨炼锻其志。“严以修身”有一条重要渠道,就是实践磨炼。事实证明,坚强的党性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党员干部既要有高超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决策领导能力,又要成为抓落实的“行家里手”,在工作中做到“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在实践中磨炼意志、锻炼才干,只有亲身参与人民群众伟大实践,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才能开阔视野、丰富阅历,提高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才能筑牢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练就出顺境不骄不躁、逆境不气馁,善于应对各种复杂问题的本领。
三是党内生活纠其偏。坚强的党性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健全和完善党内生活,以抵制各种政治灰尘和腐朽思想侵蚀,解决党内矛盾,维护党的纪律。严肃、规范、制度化的民主生活、组织生活等党内生活,有利于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地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相互提醒、相互启发,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纠偏;有利于党组织及时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当前,个别党员干部把党内生活看淡了、看轻了,有的人甚至认为党内生活是工作中的“累赘”,是多余,这显然是错误的。借助严格的党内生活,党员干部能够从组织和其他同志那里获取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严以修身的规矩意识要强
党员干部严以修身,不仅是要常修理想信念之身、宗旨意识之身、对党忠诚之身,还必须常修遵规守纪之身。遵规守纪关键在于必须树立规矩意识。当前社会上有一种简单制度决定论,以为订立了制度、建立了规章就万事大吉了。建立健全制度的确不可少,它是遵规守纪的前提,否则会无规可守,无纪可遵。社会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横山法则”,是说最有效并持续不断的控制约束不是强制,而是触发人内在的、自我控制力。所以,订立科学合理的制度固然重要,但对党员干部修身自律而言,树立并强化规矩意识更为重要和紧迫。如果不能建立起码的规矩意识,即使订立再多的规矩,能够背诵再多的规矩条文,对规矩的遵守也是被动的、不持久的、不彻底的。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操守来坚持。
一要始终坚持慎独,做到慎微。个人修养的至高境界,就是慎独。一个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往往能够遵规守矩,但在没有人监督的时候是否始终如一,就要看慎独的功夫了。党员干部不仅要把慎独作为一种操守、一种品格、一种风骨,更要让它成为修身的规矩。而做到慎微也同样重要。小节上失了守、破了规,就会“温水煮青蛙”,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党员干部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警醒自己、鞭策自己,防微杜渐、警钟常鸣,严防一念之差、一时糊涂,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二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守住底线。要按照严于律己的要求廉洁从政,言不出格、行不逾矩,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腿、管住自己的人。事实证明,底线的突破是最致命的突破,很多党员干部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大都是从突破党性原则、道德规范、健康生活的底线开始的。党员干部都应该从自我做起,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大兴廉洁自律之风,用
忠诚守卫政治底线,用信念守卫思想底线,用良心守卫道德底线,用自律守卫法纪底线,自觉抵制和排查各种潜在的廉政勤政风险,努力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典范。
三要继续营造遵规守纪环境,强化监督。人是环境的产物。对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从根本上找原因,对不断发生的现象要从环境上探究竟。当前,一些地方往往不把规矩当回事,存在信口定规矩、随变改规矩、动辄废规矩的现象;有的领导认为规矩都是制订了让别人去遵循的,自己可以置身事外;有的人不仅自己漠视规矩,还嘲笑守规矩者迂腐木讷,不变通、欠灵活。上述现象,一方面说明制度意识仍需强化,另一方面说明一些制度监管缺位,法制约束松弛,需要强化监督。党员干部应像敬畏“火炉”那样敬畏规矩纪律,牢固树立“规矩面前没有特权,纪律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凡规矩、纪律要求不能做的,就坚决不做,不打“擦边球”。只有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走为民务实清廉的正道,不入贪腐奢靡堕落的歧途。同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抓早抓小,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该制止的制止、该纠正的纠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把监督和批评当作一种警示和鞭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切不可忘乎所以、无所顾忌。
责任编辑/赵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OT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