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健康宣教pdca案例ppt

2022-10-25 23:48:4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术前健康宣教pdca案例ppt》,欢迎阅读!
宣教,案例,健康,pdca,ppt
术前健康宣教pdca案例ppt



案例背景:患者于20178月因外伤入院,住院期间持续发热3天入院治疗,病情危重,在我们科室得到了进一步的治疗;术前,患者病情加重,于2017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1周后死亡;根据患者家属陈述及病史排查,于201838日转入我院心内科进一步治疗。患者入院后,护士首先为患者进行了术前健康宣教;手术前1周内进行了术前评估及风险评估。

一、手术原则

心血管外科的手术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规范治疗。心血

管外科手术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药物滥用、肥胖、女性绝经后、妊娠期及更年期、外伤及手术创伤等。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血常规及生化检查结果及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等,发现有合并症时需及时治疗并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在术后一周内行心脏介入手术或其他手术治疗。术前需正确了解手术风险和并发症情况及应对措施。术前应了解该手术的适应症,术前是否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并应及时咨询医师及手术团队;麻醉医师应了解患者病情及麻醉情况、是否存在药物滥用及过敏反应相关情况等。对合并严重合并症、药物滥用及过敏反应患者应选择内科治疗等措施;术前应充分了解手术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和减轻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在手术前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与手术相关的指导和建议来减少或消除患者术前及术中的焦虑及恐惧情绪及心理负担,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术前的健康宣教要贯穿整个术前工作流程,做到无缝衔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和经济负担。

二、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相关的疾病知识、手术禁忌、

术后注意事项、以及术后药物治疗等;在术前1周内进行了术前评估及风险评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了健康宣教,重点包括:术前健康教育、健康体检、预防接种、药物治疗、感染控制等。1、术前1周内(24小时)严格按照诊疗常规进行体格检查。2、术前3日内进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凝检查等),并提供必要的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资料等。3、术前2天内(24时)鼓励患者及家属进行轻松愉快的心情,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的情绪[3]4、术前2天内24小时)严格按照诊疗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给予预防接种、抗感染支持治疗。7、术前1周内(24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

三、术中护理

麻醉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麻醉风险进行分型,并根据麻醉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镇静、麻醉

诱导、术中麻醉管理等。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充分告知手术过程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口腔清洁及口腔无异物感,可给予适量含碘造影剂进行麻醉观察。术后24 h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患者术后第一天的各项功能锻炼,并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监测或处理。严格执行各项手术操作技术规范。协助患者家属做好术后患者的生活指导及心理护理。针对手术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提前进行充分告知、沟通;对患者进行手术风险告知、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分析;建立患者和家属健康教育档案,建立术中指导记录表。

四、术后康复

术前为患者做了术前评估,病情较重的患者术后应住院24小时后,尽早康复。术后1

周,应进行术后康复指导,包括患者的翻身、患者的饮食和患者的饮水训练等。术后4周,可进行下肢力量训练、关节活动训练、上肢肌力训练及下肢运动训练、腰背肌肉运动训练等。在术后4周开始使用支具及肌力训练。术后1周开始在患者床边进行肩关节功能训练,包括深呼吸、伸懒腰、上下楼梯及各种体操等。术后2-3周开始关节功能训练。在患者出院前2-3天将


患者床边肢体功能训练用具准备好,如手杖、拐杖、护膝等;在出院后3-4天患者开始辅助站立训练,包括深呼吸、上下楼梯、各种体操等;6-7天恢复至正常生活功能状态。

五、术前风险评估

1、术前风险评估:了解患者的相关情况,了解可能发生的手术并发症,提前告知。2、风

险评估:术前对患者进行潜在风险及危险因素评估,包括心脏、脑血管、消化道、呼吸系统、精神系统等。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订有针对性且行之有效的预案。3、风险处理:一般情况下需要在手术当天或第二天对患者进行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监护。如果出现病情危重变化,或术后可能发生心肺复苏等紧急情况时可及时转入 ICU或其他手术室进行抢救。4、评估时间:手术前2小时。5、评价方式:采取患者意愿和家属知情同意方式。

六、术中处理及术后随访

手术过程中,术前通过患者与家属的了解,发现以下情况:1、术中心率过快,多在60/

分以下;2、术后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3、术中出血量过多不能控制;4、术后出现高血压等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治;5、术后出现胸痛、胸闷症状需要继续观察治疗。处理措:1、术前常规给予降压、预防低血压等措施控制血压。2、术中应持续吸氧,必要时进行手术监护并适当给予血压上升奖励(比如每日吸氧4~6次)3、在术中及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变化;4、术后1周行常规心电图检查;5、术后6个月定期复查心肌酶、CYP3A4@A6;6、术后3个月定期随访心电图、心律失常(室速)等;7、术后6月肌力3级逐渐恢复;8、术后3个月内随访凝血功能如有异常应再次进行生化检查、血常规检查等;9、术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其他治疗方案等。案例点评:手术后出现反复发热及胸闷症状需要进一步诊治。一般情况下可予物理降温(如冰袋或湿巾)或输液治疗。但需注意:1.体温在短时间内升高不宜立即服药;2.不要自行服药太多,以免药物反应加重病情(如严重心衰、心肺复苏需要紧急气管插管);3.保持镇静与安慰;4.减少对患者的刺激等为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OP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