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2023-04-29 01:39: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欢迎阅读!
培养方案,思想政治,专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文科通才本科师范类)

2007-06-29 20:40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和地理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并具有综合创新能力,能够将文科知识融会贯通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培养从事文科综合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地理等课程的中学教师。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的总的规格要求是: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和地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和地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学方法论的基本训练,受到以多媒体为主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训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基本教学技巧,具有熟练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历史学和地理学基本理论科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文科综合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历史学和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文科综合知识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 4.了解文科综合教学改革的理论前沿和基本发展趋势; 5.较高的英语水平;

6.具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历史学和地理学知识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7.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教学工作的能力。 二、培养模式

1.第一、二学年主要进行基础教育,通过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德智体等基本素质,并着重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第三学年开始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安排各项专业活动和训练。同时,第六和第七学期文科综合专业的学生可在政法系、历史系和地理系进行课程选修,力求使该专业学生不仅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而且还有较为突出的专业特长。

3.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四年级安排为期6周左右的专业实习。最后一学期撰写毕业论文。 三、学制、学时、学分、学位

科学制四年。总计为173学分,总学时数为2687学时。

其中公共必修课49学分,计830学时;公共选修课6学分,计108学时;专业必修课55学分,计978学时;专业选修课35学分,计630学时;教育课程8学分,计141学时。教育见习2学分,教育实习6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社会调查2学分。 按规定完成学业,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四、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学见习公益劳动 五、课程设置

本专业所有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 教育课程五大类。总学分173,总课时2687学时。 1.公共必修课(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点击: 459)




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及军事理论,计56学分, 958学时。 2.专业必修课(16)

逻辑学、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文明史、自然地理社会学、民法、中国现代化进程、人文地理政治学、刑法、世界文明史、经济地理、伦理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综合自然地理哲学社会。计55学分,共981学时。

3.公共选修课(四类)

在院公共选修课中,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艺术体育类、教育类四类中至少选修三类,计6学分,共108学时。 4.专业选修课

包括:文献检索、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导论、民俗学、文科综合改革与实践、中国古典文学析、中国现当代文学赏析、西方文学赏析、青少年心理健康等,选修35学分,630学时。

第六和第七学期,本专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爱好在政法系、历史系和地理系进行自由选课,每学期限定选修10学分,两学期共选修20学分,360学时。 5.教育课程6门)

在院公共选修课中,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语言文字规范化、教师职业道德6课中,至少选修4门,计8学分,共141学时。

专业主干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政治学、社会学、理学、中国文明史、世界文明史、自然地理学人文理学经济地理等。(由于本课程体系的广泛性,专业主干课程中有些与公共必修课重叠) 六、军事理论

年级安排军训2周,按学校统一安排进行。 七、教学实习社会实践

年级结束后的暑期,组织学生参加地理综合野外实习两周;二年级结束后的暑期,进行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调查报告通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历史方法和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视野,增强能力。

毕业见习和实习也是学生由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必要环节。在第六学期安排2周时间进行毕业见习。在第八学期安排6周时间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见习和毕业实习需通过实习单位鉴定和学校的评定,并获得相应学分后方能毕业。

八、科研训练与毕业论文

科学研究能力是学生学业水平的体现,也是他们向高层次发展的基础和手段。为培养学生学术研究的基本能力,要求学生在一、二、三年级结合所学专业课程,撰写学年论文,并结合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撰写学习心得、社会调查报告等。

毕业论文是学生四年学业水平的检验。毕业论文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科学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认真完成。毕业论文一般从三年级开始准备,在第八学期集中安排6周时间完成,并要求全体学生参加论文答辩。学生毕业论文及格并通过答辩方能毕业。

此外,要经常组织相关学术讲座和报告会,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九、成绩考核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Mz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