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女大学生妇科调查问卷》,欢迎阅读!
目的:探讨在校女医学生常见妇科病的发生情况、相关影响因素和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专班一至三年级女大学生500例。结果:调查在校女医学生500例,发患者数328例,发病率为 65.6%,常见妇科病种类达12种。结论:在校女医学生常见妇科病发生率较高,痛经位居常见妇科病首位。学校必须重视和加强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教育;重视女生经期的卫生保健工作,把月经病的防治工作作为青春期卫生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指导女生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关键词】 在校女医学生;常见妇科病;问卷调查;影响因素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常见妇科病的发生不仅是成年妇女的“专利”,女大学生常见妇科病的发生有上升趋势[1]。为了解在校女医学生常见妇科病的发生情况、构成比、相关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为在大学开展健康教育及女大学生自我卫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本项调查于2007年3月~11月对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09、08、07级临床医学专业大专一至三年级500例女医学生进行了常见妇科病发生情况调查。年龄16~20岁,平均18岁;大一学生(09级)178例、大二学生(08级)168例、大三学生(07级)154例。
1.2 方法:设计调查表,由妇产科医师按照统一制定的调查标准对填表内容和方法进行培训,然后由每个女生按表中要求逐项填写。收回有效问卷。资料回收后及时进行整理,通过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调查内容及标准:调查内容主要有月经情况、痛经、经前期综合征、闭经、白带情况、乳房情况及就诊情况等。正常情况判断标准和疾病诊断标准按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六版《妇产科学》教材标准。月经情况包括月经周期、经血量、经期持续天数等。痛经情况:经前期或经期轻微下腹部胀痛为轻度;疼痛较剧烈,但能坚持学习者为中度;疼痛剧烈,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需卧床休息,影响学习和生活者为重度。经前期综合征的常见症状为偏头痛、腹胀腹泻、肢体肿胀、易怒、焦虑、抑郁、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紧张、嗜睡、失眠等[2]。
2 结果
2.1 常见妇科病发生情况:本研究调查在校女医学生500例,其中妇科病患者328例,发病率为 65.6%。发病率的顺位排列依次是痛经、经前期综合征、妇科炎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调查资料显示:在328例妇科病发生者中,发生一种妇科病者196 例,发生率59.76% ;发生二种妇科病者88例,发生率26.83%;发生三种妇科病者44例,发生率 13.41%。发生居首位的是痛经,有过痛经人数289例,发生率占总人数500例的 57.8%。
2.2 常见妇科病分布情况:见表1。表1 常见妇科病的分布情况(略)
2.3 不同年级在校女医学生常见妇科病的发生特点
2.3.1 不同年级在校女医学生常见妇科病发生率与痛经的发生率:见表2。不同年级在校女医学生常见妇科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级在校女医学生痛经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不同年级常见妇科病与痛经的发病情况[例(略)]
2.3.2 不同年级常见妇科病的好发种类:大一学生妇科病居首位的为痛经(131例),其次为经前期综合征(18例)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3例),发生率分别占总人数178例的73.60%、10.11%和7.30%。大二学生妇科病居前三位的为痛经(118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8例)和经前期综合征(12例),发生率分别占总人数168例的70.24%、10.71%和7.14%。大三学生妇科病居前三位的为妇科炎症(42例)、痛经(40例)和经前期综合征 (19例),发生率分别占总人数154例的27.27%、26.0%和12.34%。痛经、经前期综合征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三学生组妇科炎症发生率高于其他二年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3 不同年级患妇科病后的认识程度:见表3。不同年级对患妇科病后的认识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高,对妇科病越来越重视、认识程度越来越高。表3 不同年级对患妇科病后的认识程度[例(略)]
3 讨论
在校女医学生常见妇科病发生率较高: 本研究调查500例在校女医学生,发生妇科病者328例,发生率高达65.6%,较国内报道常见病妇科37%为高[3],位居首位的妇科病为痛经,发生率为88.11%;其次为经前期综合征和妇科炎症,发生率分别为19.94%、14.01%。这说明痛经和经前综合征是影响在校女医学生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校女医学生年龄16~20岁,处在青春期,其常见妇科病高发的原因,多因生理、心理急速变化的影响,常会引起内分泌失调,从而导致月经病发生;其次因心理和生理卫生意识缺乏、不注意个人保健,经期到来不知道禁止盆浴、游泳和禁止参加剧烈活动,平时不勤换内裤,不注意保持外阴清洁;以及一些女学生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对妇科病所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发病后不及时治疗。
在校学生常见妇科病的发生率与年级有很大的关系。本项调查位居首位的妇科病为痛经,其发病率为57.8%,较国内报道的痛经38%[4]还高。该病发生率最高的年级组为大一学生,发生率达73.60%,随着年级的增高,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间的反馈调节机制未臻成熟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低年级学生未接触临床课程(妇产科学)、缺乏生理卫生知识和保健知识有关。此外,大一学生面临着适应陌生的大学环境及新的学习方法等各种压力,心理负荷较重,影响内分泌轴的调节,易于发病。本调查研究显示:认为发现有妇科病后立即看医生或咨询,大一学生有37例(20.79%);大二学生有109 例(64.89%);大三学生有142例(93.63%)。认为症状不
严重不需看医生或症状不明显、能耐受时不是妇科病,大一学生有141 例(79.22%);大二学生有59 例(35.13%);大三学生有12例(7.63%)。不同年级对患妇科病后的认识程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高,对妇科病越来越重视、认识程度越来越高。可能与大二开设妇产科学课程学习、大三到临床医院生产实习,进一步学习妇科疾病有关。
女学生在防治妇科疾病方面应以预防为主,坚持防重于治的方针。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充裕、体质的增强,现在的青少年女性月经初潮年龄提前[5],说明青少年性生理成熟年龄提前,学校应从小学开始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正确认识青春期有关的生殖系统生理现象,教育女生正确对待经期可能出现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积极防治月经病。学校应重视女生经期的卫生保健工作,把月经病的防治工作作为青春期卫生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指导女生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减轻月经病带来的不适和痛苦。女生要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如有不适及时诊治,从根本上避免或减少妇科疾病的发生,提高自身身心健康水平。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LT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