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欢迎阅读!
浅谈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幼教改革也全面展开。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其中幼儿园教师是关键。要想取得教改成功,就要求一线教师由原来的“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转化,这也是时代对教师发出的呼唤。这个转化过程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呢?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主要是指幼儿园教师从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品质的发展过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宜成为幼儿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方向和主题。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1、自我意识是专业发展的基础
教师专业自我意识是指教师自身对教育情境中自己专业现状的总体理解、体验、评价和期望。当今“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呼唤幼儿教师的专业自我意识,要求幼儿教师首先是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的人,应努力成为自觉创造自身职业生命的主体。教师是一种高自律性的职业,幼儿教师专业自我意识对专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幼儿教师的专业自我意识是幼儿教师真正实现自主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它既能将幼儿教师过去的发展过程、当前的发展状态和以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结合起来,使得已有的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水准、未来的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教育行为,又能加强幼儿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从而确保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取向。幼儿教师的专业自我意识过低或过高,都会不同水准地影响和阻碍幼儿教师的专业自我发展。例如,如果幼儿教师认为幼儿教育是一个稳定的、缺乏挑战的职业,是一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机械重复工作,那么,三十年的幼儿教师生涯或许就是他一年工作的三十次重复;而如果过高估计、过度自负以至虚妄自大的专业自我,则又会导致其因盲目自尊而藐视教育理论,轻视他人有益的教育经验。 2、自我规划是专业发展的关键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的、长期的积累过程,任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都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存有着发展的阶段性。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就是幼儿教师本人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设计一个蓝图,为引导、监督和反思自身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参照框架。为此,幼儿教师需要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全方位分析自身状况,准确判断自身当前所处的发展状态,预期自己的发展方向,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计划,使自己的专业发展在专业元认知的基础上有序地实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要求幼儿教师在制定专业自我发展规划时应做到:首先,自我分析,全面理解自己的水平、兴趣、优势和缺陷;其次,环境分析,把握专业发展的大方向,使自己的发展与学校、社会和儿童的需求结合起来;第三,确立目标,形成专业发展愿景,列出优先发展领域、短期目标与深远规划等;最后,拟定专业发展路径,精心设计行动方案。
美国学者舍恩认为,人们职业水平的提高,最重要的渠道不是离开职业活动的专门学习,而是在职业实践中不断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则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教师成长。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多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的重要来源,是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众所周知,专业知识是建立在专业经验的基础上的,但是如果不能对自身经验实行积极的体验和反思,经验对专业知识的增长就不会有多大贡献。积极的体验与思考能够让幼儿教师从经验中学到一些情境化、个人化的实践性知识,领悟教育的意义并提出新的教育方法。为了实行有效的体验和反思,幼儿教师能够通过撰写反思札记协助自己实行教育反思。反思札记的撰写比较随意,就是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和困惑记录下来,以协助自己重新审视和理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所以,我们能够将撰写反思札记看作幼儿教师实行自我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将十分有助于幼儿教师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教育反思水平。
4、成就动机是专业发展的动力
成就动机是指由成就欲望转化而来的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愿意去做,并力求达到成功的一种内在动机,是激发人通往成功的一种内在机制和推动力量。同样从事幼儿教师这样的职业,甚至在同样的幼儿园里,高成就动机的幼儿教师往往倾向于为他们自己确立的高目标而努力,他们的专业发展过程就会快些,专业发展水平就会高些;而低成就动机则会使幼儿教师倾向于为他们确立的低目标而努力,他们的专业发展过程相对应地就会慢些,专业发展水平就会低些。所以,一名幼儿教师能否实现从最初的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飞跃,根本原因在于个人的成就动机,有了较高的成就动机,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就能产生强大的工作动力,就有可能在专业上获得较快较高的发展。 二、园长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多重角色
幼儿园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场所,园长对教师专业发展这项管理工作的认识与落实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与质量。 1、园长应该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保障者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客观上是需要园长在行政管理上提供必要而有效的各种保障措施。园长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保障者,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维护教师专业发展的权益。二是尊重教师专业活动的权利。
2、园长应该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引导者
引导学园教师做好专业发展工作,应该说是时代所赋予园长的一项新的管理使命。可以说,一所学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是衡量园长“管理政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园长有责任为学园教师创造一种支持性的外部环境,使处于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获得不同水平的发展。
3、园长应该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先行者
专业发展,对一线教师而言,指的是业务水平的提高;而对园长来说,则是管理水平的提高。园长专业发展应与教师专业发展保持同步,甚至应是先走一步。事实表明,园长自身专业发展之路的经验,无论是管理方面的专业化,还是业务方面的专业化,对园长本人在教师专业发展管理上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有助于园长切实而有效地做好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工作。
4、园长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学习者
园长要真正有效地做好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工作,除了积极学习、掌握先进教育理念,努力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到自己的管理行为中去,还应对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有目的、深入的学习,使其管理措施更富有理性色彩,更有科学坚实的理论依据。 三、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改善策略
要有效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善:
1、.尽快改变将学前教育单纯视作福利事业的看法,将学前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使每一位幼儿园教师切实享受到专业工作者的“国民待遇”。抓紧制定幼儿园的人员编制标准,进一步推进幼儿园办学与管理体制改革。
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抓紧《学前教育法》以及《教师教育条例》的起草拟订工作。从国家利益的战略高度出发,确保各级政府对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并逐步做到幼儿园按成本收费。
3、全面建立统一规范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制定全国统一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在适当时机实施专业资质全国统一考试,适当控制通过率,严格把好入口关,做到持证上岗。 4、.尽早实施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
5、大力倡导园本发展,大力实施园本培训,把任职幼儿园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和行动研究的主战场,努力构建职前与职后一体、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联通、人力资源与网络资源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82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