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人的本质

2022-11-24 08:07: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实践是人的本质》,欢迎阅读!
本质,实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论文

实践是人的本质

崔涌

(上海交通大学 文学,上海 200240)



摘要: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出了什么是人的本质的学说。在本文中,

通过引入实践的概念对存在和本质的关系做了论述,认为人的存在和本质没有先后关,存在就是本质。实践既是人的存在,也就是人的本质。人在实践中不断地改变着客观世界,同时也创造着人本身。因此,人的本质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实践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

关键词社会关系 人的本质 存在 实践



人类的演化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而对于人是什么的问题也只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才被提出即使仅从哲学的角度来讲,这也是很难讲清楚的如果从作为一个类的角度看人的本质,就更难以回答 所谓本质即事物的根本性质,对于人的本质改如何认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给以了明确的解答。

在此书中,马克思驳斥了费尔巴哈的观点。费尔巴哈认为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孤立的-----人类个体。因此,他只能把人的本身理解为类,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的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①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8 人民出版社出版 19721月〕

费尔巴哈认为这种共同性就是人的理性意志感情。而这些东西是人生来就有的抽象的东西。除了爱和友情,而且是理想化的,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其它人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人的本性不是永恒不变的抽象,它是在文化---社会存在的特殊条件下产生和形成的,是人的对象性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结果。因此,人性人的本质是历史的范畴。马克思明确指出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 ”②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8 人民出版社出 19721月〕马克思对社会关系的总和如何理解有过解释,可对于总和这种说法总让人感觉有些模糊而不好把握。

除了可以直接揭示费尔巴哈观点的狭隘性和表面性,我们还可以从其他的角度来看他们不同的理念以下我们换种思维方式来看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单从时间上看,是人的本质在先还是存在在先,对此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着不同的见解在马克思以前的古代哲学,无论是中外哲学都探究过本体论问题这里的本体论不仅涉及人的本质,也指世界的本质寻求一种本体从而达到对世界和人的根本性质的回答在中国哲学,天道’和天命’的存在和变化,它们有着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不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对此人们并没有选择性,所能做的只是等待、默认和一种必然如此的认识在传统西方哲学中,形而上的本体论的地位也是至高无上的通过上帝、理念世界、绝对精神、自在世界的存在预定着物’的本质,这种本质外化为自然界和人同样人们的本质也是由这种本体论所决定的费尔巴哈爱’的哲学所宣扬的理性、意志、感情在某种程度上也有这样的特点,他认为人生而有这样的普遍意义的爱的本质,此后以爱应对存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给出最终解释在这种意义上说,这些观点都认为本质先于存在这种本质是人生而就有,并不是人们在其后的生活中形成的可对于这种无法认清或是无法真正认清的本质究竟

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论文

从哪里来,它是如何产生的问题这种观点是回答不了的所以它开出的药方就是随它去吧,受就行人们无需庸人自扰式地去做没有意义的分析

在马克思看来,在被费尔巴哈扰乱的人的本质的问题,可以引入实践加以真正的解决实践是人们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在实践中,人们既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又不会脱离客观世界的物质基础人类在这种基础上改变着对象世界,同时也改变着自身,所以说实践才是唯一的存在除了实践以外,就没有其他的存在这并不是说我们不承认自然界的地位,而是指离开人类的实践来看客观世界,对我们来说这是无法把握的,这种世界也是没有意义马克思提出的实践的概念是对哲学的巨大贡献理解了实践就把握了马克思哲学的精,也才能弄清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的本质学说

马克思认为人的存在和本质没有先后关系,存在就是本质人的存在和本质合二为一,都融入了实践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自己的本质实践处在不断的变化运动,所以人们的本质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抽象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定义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对这里社会系的认识,人们更多得是把它看为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再加上政治思想道德宗教庭等各种社会关系。其中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其它社会关系,政治思想的道德的等社会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关系。实际上,我们可以把这里的社会关系社会存在,也就是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的意思是指,人的本质就是实践,人是在实践中创造着自己的本质。这种本质不是某种先验的存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参加的实践活动必然是多样而变化着的,所以形成的本质也是具体而可变的。实践是人们的存在方式,人通过存在而创造着自己的本质。人是实践中的人,是以实践的方式而存在着,不能把人和实践区别开来作为各自独立的个别的存在。对于本质在存在之前的观点,是无法回答本质从何而来的,它只能借助于某种抽象的精神理念和无法说清或是直观的简单的物质以衍生出世界和人的本质的观点。这是种先验论,一种脱离了人的实践的无意义的虚无,会导致实质上的虚幻的信仰主义。

当然,和上面的观点相对应的还有另外一种认识,这种观点更易于被人们所接受。它认为存在是在本质之前。人们先有自身的存在,然后才会创设出自己的本质,因此这种人的本质同样是可以调整和改变的。在本质面前人们是会有主观能动性的。对于这种人的本质是如何形成的认识,可以用人们的意志自由及其行动的选择去加以解释。其实,存在在本质之前的观点隐含着这样一种认识人类世界有两种存在,即无本质’的存在和有本质’的存在,无本质的存在就是这里所谓的存在’阶段,后一种则是本质’阶段。那我们如何去设想有过这样一种情形,人们是作为一种 无本质的存在而存在过。该怎样去区分这种无本质的存在”本质的存在,这当然是不可理解的。因为对存在不可能做这样的分类。对于所谓的曾经出现过的无本质的存在,我们是无法接受的。

人的存在和本质的关系,在引入实践以后就可以使我们重新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的自身。人是以实践的方式而存在着,没有实践便没有人的存在。离开了实践,就谈不上人,也无法认识世界的存在。在实践的过程中一方面创造了人本身;另外一方面,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所以,实践是我们认识一切存在、包括人的存在的起点,理解了实践,就理解了人的存在和本质的关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实践为出发点,是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7x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