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视角下的汉语古诗英译

2022-11-30 07:04: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用视角下的汉语古诗英译》,欢迎阅读!
语用,汉语,古诗,视角,英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语用视角下的汉语古诗英译

作者:程刚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5年第12

【摘要】指示语是语用学研究领域中最早和最基本的议题。一般认为,指示语分为五类,其中人称指示语和社交指示语都涉及言语交际中的参与者,在汉语古诗英译过程中,二者经常交叉使用,其翻译则主要依据语意表达与语法规范 【关键词】汉语古诗 英译 人称指示语 社交指示语 一、引言

语用学的研究对象为使用中的语言。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是语言在交际中的使用。以语用学的视角对翻译进行阐释与研究,是对传统语义学的一个有益补充。

指示语是语用学研究领域中最早和最基本的议题。在汉语古诗英译中,指示语的使用俯拾皆是。本文以人称指示语和社交指示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诗与译诗的比较,探讨翻译方法的选择及其原因。

二、人称指示语与社交指示语

人称指示语主要包含交际场合中对话者的身份Fillmore 1997 61)这一信息。根据前人的研究,人称指示语主要包括:人称代词、敬语、名字、亲属称谓、头衔、职称、专有名称等。

社交指示语包含的信息对话中参与者的社会关系……决定了尊敬或礼貌或亲密或侮辱等语言的选择。Fillmore 1997 61)根据已有的研究,社交指示语包括:称谓、敬语、名字、亲属称谓、头衔或职称、人称代词、语言形式的变化(如词缀、附着语素)等。 由此可见,人称指示语和社交指示语的表达方式有相当一部分是相似甚至一致的,这也导致了在汉语古诗英译中人称指示语和社交指示语通常交叉使用的现象。 三、人称指示语与社交指示语的翻译

对汉语古诗的解读,所依据的只有文本,以及对诗人创作的宏观语境的参照。汉语古诗也不像生活中的言语交际那样需要频繁地指明交际参与者。以下就人称指示语和社交指示语在汉语古诗英译中的使用各举数例。 首先来看人称指示语的翻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Is there yet so you ask date for home No not yet.

Rains thro nights ‘mid these mounts autumn ponds brimming get. (刘国善等,2009145 此例中第二人称代词字在古汉语中含有一定的尊敬之意,接近于现代汉语的。在英语译文中直译作人称代词You即可。

2.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 I have untied the boat and I am ready to go away.

Suddenly someone is heard singing on the bank coming my way.(谢百魁,201138 本例中李白为人名,为诗人自称,译为第一人称代词I。除此外原诗没有任何人称指示语,但译诗中补出了Isomeonemy三处人称指示语,一方面是根据对原诗的理解补出原诗所包含但未明言的人称信息,另一方面则是英语语法的需要。 再看社交指示语的翻译。

3.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长恨歌》)

She slept till the sun rose high for the blessed night was short From then on the monarch held no longer morning court.(许渊冲,2000407

诗中君王表明了人物身份,同时含有人称信息,直译为the monarch保留了社交指示语所含的信息。另外译诗中增译了人称代词she,同样是出于语意与语法的双重考虑。 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When her father and mother heard that she had come

They went out to the wall and led her back to the house. Arthur Waley,见吕叔湘,2002116

本例中亲属称谓爷娘译为fathermothershe,保留了原诗中的社交信息。译诗中也同时增译了一些人称代词如theyher等。

通过以上几例可以看出,人称指示语和社交指示语在汉语古诗英译中的使用区分并不明显,许多情况下都存在交叉使用的现象。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为:人称指示语和社交指示语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人称信息为基本要素,社交信息无法脱离人称信息而独立存在,因此在翻译中,在忠实原诗语意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灵活的处理未尝不可。 四、结语

本文通过讨论人称指示语和社交指示语在汉语古诗英译中的使用,指出二者所表达的语用信息有相近或相同之处,在翻译过程中通常可以交叉使用。通过以上讨论,以期对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国善等.历代诗词曲英译赏析[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9. [2]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谢百魁.英法双译唐诗100.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1.

*本文为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汉诗英译的人称指示语研究(项目编号:13QN035)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程刚(1982-),男,吉林梅河口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用翻译和典籍英译。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6m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