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两难解释

2023-01-28 03:49: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道德两难解释》,欢迎阅读!
两难,道德,解释
三水平



前习俗水平 9岁以下)

六阶段



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

基本特征

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态度,避免受到惩罚。

(不偷东西妻子死了也会被妻子的家人惩罚,所以要偷。偷东西受到惩罚,所以不能偷。)



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 比较行为和个人的关系,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图和需要,遵从习惯以获得奖赏。 (要偷,妻子死了自己会孤单。不偷没了妻子以后就没人照顾自己了。)



习俗水平

916岁)

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 认识到必须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想法。遵从陈规,避免他人不赞成不喜欢。 (要偷,偷了会被认为是一个好丈夫。不偷,可以被认可为一个好人。)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同情他人的遭遇,但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俯冲。遵从权威,避免受到谴责。

(不偷东西就没有尽到一个丈夫的义务,所以该偷。偷了东西会犯法,所以不能偷。)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 16岁以后)



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也称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认识到法律不是死的,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程序来改变。遵从社会契约,维护公共利益。

法律没考虑到救人性命而偷东西这个情况,所以应该偷药救命,需要调整法律,稀有药品按公平原则调控。反之丈夫没有偷药的义务,这不是正常夫妻关系契约的组成部分,不该采取偷药解决办法。)

遵从良心原则,避免自我责备。认为除了法律之外,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争议、个人的尊严等道德原则。

(偷药可以救人一命,生命最可贵,所以该偷。偷药破坏了社会风气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所以不能偷。)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3y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