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顶岗实习生德育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顶岗,德育,工作计划,实习生](/static/wddqxz/img/rand/big_46.jpg)
顶岗实习德育工作计划
顶岗实习生是否“可靠顶用”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出路。而一个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除了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才能胜任岗位工作。
我们把德育摆在2012届顶岗实习教学工作的主导地位,针对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同时考虑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实习前后的德育工作中: 1. 以“岗位成才”为德育终极目标 首先,应使“天生我才必有用”“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的“岗位成才观”播种在学生的心中,帮助职校生克服低人一等的自卑心态,以理智、现实、平和的心态走向实习、工作岗位。 2.其次,“岗位成才”也应是衡量德育工作效果的标准。不仅应该使每个职校生借助于学校的德育,能够形成正确的“人才观”,而且应使每个职校生在离开学校后能够确定自己在人生的各种不同情况下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学校接受的还只是基本教育,尽管这本教育十分重要,但毕竟不是人生所受教育的全部,做到老学到老,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
3. 以“实习督导”为德育途径,以解决三个阶段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德育的切入点
(一)实习前——灌输熏陶,促成共识
职校生面临定向实习同时也是人生第一次择业上岗时的心态是复杂的,学生对即将从事的职业有着种种美好的憧憬与期待,另一方面又对即将从事的职业的岗位要求、职业职责不甚了解。我们结合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和思想的热点组织了一系列的讲座和报告会:
“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讲座,“岗位成才”的创业教育报告会。“择业、择岗”心理指导讲座. “面试技巧”指导讲座。我们主要邀请企业主管进行讲座。进而提高职业道德认识,加深职业道德情感,坚定职业道德信念,进一步坚定“岗位成才”的信心。职业道德习惯是人们自觉地按职业道德规则和规范选择自己行动的行为方式。只有形成职业道德习惯才表明某种职业道德的形成达到较高的境界。“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这种“自律”只有在“他律”的基础上,在工作实践中才能逐步得以形成。因此,我们在学生走上实习岗位前签订了《学生顶岗实习协议书》以具体的规章来约束、规范学生在实习中的职业道德行为,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二)实习中——排忧解难,督促指导
我校学生实习的单位分布较散,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的德育工作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实施“全程育人,全控育人”的跟踪管理:
1.带队指导老师,实习生第一天到用人单位报到,就指派一名指导老师作为带队教师随同前往;实习期间,带队指导老师每周走访用人单位,向用人单位了解实习生的表现并填写带队教师实习反馈表、实习周记,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延续职业道德教育。带队指导老师一方面协助用人单位使学生尽快熟悉所从事的职业环境和职业职责,实现从“学生”到“员工”之间的角色转换;另一方面协调、
理顺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关 系,保护实习生的合法权益与待遇,努力为实习生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 建立实习点学生干部“反馈机制”。
从每一个用人单位实习生中挑选一名学生干部作为实习点的负责人,不定期召开实习点学生干部会议,一方面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使实习生能体会到学校、老师对他们实习工作、成长的关心。 (三)实习后——总结表彰,跟踪成长
1. 实习小结。
我们要求每一名实习生在实习结束时就实习阶段“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体会写一份实习小结,希望学生能通过对整个实习过程的反思、总结。 2. 表彰优秀实习生。
在实习结束时,对实习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受到用人单位好评的学生进行表彰,既体现了过程管理,而且通过表彰激励其他学生从优秀实习生的榜样中得到启发、教育,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争取岗位成才。.
3 跟踪成长过程,积累典型德育案例。
在实习结束后,注意保持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跟踪学生在用人单位的成长过程,从中积累典型的德育案例来开展以后的德育工作。 校企合作办公室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0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