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文开题报告及任务书表格 (1)》,欢迎阅读!

晋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杨敏
专业班级
浅析三毛作品人文精神的成因 11级汉语言文学本科二班
指导教师
周雪琴
选题目的和意义:
20世纪台湾文学为大陆的读者所熟悉,在80年代读者眼中最富传奇色彩和性格魅力的首推三毛。三毛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她的作品拥有丰富的内涵,仍有许多我们仍未发掘但却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的东西。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读者对三毛作品的接纳与认可,似乎仍停留在异域风格、艺术特色和流浪意识等方面,对其作品所蕴涵的思想价值,则缺少应有的重视。其次,学界对三毛作品人文精神的探究也较少,且都停留在作品内容的评析上,未对其做更深层次的研究,这个选题仍有可发掘研究之处。
本论文拟通过对三毛人文精神的成因进行深入的探究,肯定其反映在作品中的人文精神的价值,丰富三毛作品多方面多角度理解的内涵,填补三毛作品研究的空白处,同时提高人们对三毛作品蕴涵的思想价值的重视。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状况:学术界对三毛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1991年三毛去世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三毛研究,侧重于分析三毛作品的艺术特色,兼有对台湾文学传入大陆以及“三毛热”的思考。一些研究者把三毛与当时同样在大陆掀起热潮的台湾女作家陈若曦、琼瑶等相比,对其人生经历,文化背景等进行简单对比。此外,三毛作品的体裁也被认为是源自于日本的私小说。王绯的两篇文章《三毛的私小说论( 上) 》和《三毛叙事琐谈----三毛的私小说论之二》对三毛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以三毛之死为起点,研究者开始更多地更深入地探索三毛的内心和创作心态。研究者从三毛的自杀窥见其迷茫,以此为入口探寻三毛的心理状态,将研究主题归结为流浪、死亡与生命悲剧。这成为20世纪 90年代以后大陆三毛研究的主要基调,其中,对三毛流浪意识的研究是主要内容。这一研究趋向最早出现于孙慰川的《“三毛热”与现代意识》一文中,真正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流行于最近十年的研究中。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较多的研究者把三毛的作品作为旅游文学进行研究,对其创作姿态和文体的探讨也相对减少。
发展趋势:国内外对三毛作品人文精神的研究较少。相关的研究,如陈静的《撒哈拉文化里的生命哀歌----谈三毛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吴智斌的《对真、善、美理想世界的不朽追寻----三毛作品评析》等,都谈及三毛作品的人文精神,但都只是进行了评析,没有更加深入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社会学批评方法对三毛的人文精神进行探究。分析三毛作品中人文精神的内涵,再研究其人文精神的成因,运用社会学批评方法中泰纳的三要素学说,从民族、宗教、社会环境等三方面分析三毛人文精神的形成。最后,在论证三毛作品人文精神的前提下,分析其对读者、对文学创作等产生的影响,肯定其意义和价值。 写作提纲(或设计方案):
标题:浅析三毛人文精神的成因
一、导语----分析三毛作品人文精神内涵
二、运用社会学批评理论分析人文精神成因 (一)民族文化的熏陶 (二)东西方宗教的感染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三、结语--三毛作品人文精神的意义
完成论文(设计)的条件、方法及措施: 条件:1.论文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
2.通过图书馆的书籍,学报、网络(中国知网)等收集参考资料。 3.作者运用自身理论知识,对研究对象的深入分析与研究。 方法:参考文献法、社会学批评方法、排比归纳法 措施:
1.通过各种途径,认真收集大量参考文献、资料,为论文提供丰富的论据。 2.提高认识,保证论文写作时间,严格按照论文进度计划,保质保量的完成论文写作。
3.积极与指导老师沟通,虚心听取指导教师意见和建议,改进论文不足之处。 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
签字:
年 月 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xN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