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阅读答案及赏析 - 诗词阅读及答案

2022-08-28 10:46: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阅读答案及赏析 - 诗词阅读及答案 》,欢迎阅读!
赤壁,答案,怀古,念奴娇,阅读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阅读答案及赏析 - 诗词阅读及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试题

1)从内容来看,这首词是苏轼在谪居黄州时写的。词中借咏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

2)从表现手法来看有什么特点?

3)苏轼为什么自讥多情?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遥想公瑾当年和雄姿英发之间,特地加上小乔初嫁了,是以 ,表现周瑜当年 2)对乱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

B.拍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 C.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 D一个惊字既写出波涛之气势,更写出波涛给人的感觉。

3)上片的景物描写对下片中所提到的周公瑾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尽烟灭。这句话着墨不多,画出了周瑜在赤壁大战中运筹帷幄,指挥若定,风度潇洒的神态。纶巾是从服装上突出周瑜超人的风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他才能过从。 2C(卷并非拟人手法。)

(3)上片写大江,写江山如画,写多少豪杰,特别是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的描写,渲染了场面的雄伟壮丽的同时,为下片写对周瑜的建立功业之情感抒发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赏析: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n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