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如何联系理论与实践的问题看现实主义教育

2024-01-04 03:30: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针对如何联系理论与实践的问题看现实主义教育》,欢迎阅读!
现实主义,针对,实践,理论,联系
针对如何联系理论与实践的问题看现实主义教育

作者:孙耀宇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2015年第05

摘要:曾听过某位老师这样说过:我不明白为什么学生从来不运用我在课堂上所教授的理论。他们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如果用到讲解过的理论的话完全可以解决。本篇文章将概述现代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所分离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当教育者进行变革时将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以此为焦点展示为何进行现实主义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变革;教师教育;现实主义教育 1 传统的教师教育中体现的问题

许多研究已经明确的表明,传统技术上合理的范式已经无法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有这么一个例子。ZeichnerTabachnick1981)证明,很多在接受教师培训期间所学到的思维模式和教育概念大多都随着自身教学经验的增加而被遗忘的彻彻底底。J.G.Knowles1993)和Veenman1984)也有类似的研究结果报告。他们在报告中陈述了完成了教师培训的教育者们所面临的深刻问题。Lortie1975)在很早以前也提到,促进教师成长的基础之上实践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德国的康斯坦茨大学曾经进行过这样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所展示了教师从刚担任教职开始的一年中完全不同的态度阶段。也就是说并不是将科学学习或是授课法带入课堂和学校,而是从学校中已经存在的现象进行分析。Brouwer1989)以康斯坦茨大学的实验为基础并加大规模,在荷兰也进行了相同的实验。结论得出了关于教师的内心发展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就是学校。换句话来说就是教育实践的现场对教师带来的影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Elliot1991曾经指出,很多教师能够认识到教育学专家们所提出的教学理论是有效的而可行的,但是自己并不能很好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从而感到自己无法回应教育学专家对自己这样的教师的期待。这样的感情导致了上面提到的现象的产生。[1] 二、变革中的难点

通过众多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教育中进行变革是一个极其困难的课题,那么为了达成我们研究目的,应该讨论下如何从更加广阔的角度开展教育上的一个变革。在广为人知的计划教育变革中有这么一个RD&D研究 开发 普及)的模式。也就是说,假设我们已经有关于好的变革方法知识储备,那么将这些知识传达给教师集团进行尝试。当这种崭新的尝试成功的时候,立即将其在广范围里进行运用。而关于RD&D模式在《教育改革国际手册》中有这


么一个结论:RD&D模式中存在不可忽视的一个限制。里面提到由外因所带来的变革不一定能给教师带来内心上的改变。换句话说,问题在于将这些知识传达给教师集团这一点上。不应该是改变教师而应该是教师改变。手册中提及教育中的改革不能够是教师受到外侧所施加的压力,应该是教师自身所做出的改变。Mcintyre也提到教师是自身做出发展,而不是其他人让教师发展 [2]

三、处于教师立场之上所产生的困难

这里引用一段对以色列的教师教育工作者的采访。描写了一位刚踏入教师教育这一行业的人所产生的想法。当我刚从事教师教育的时候心情十分激动,感到很光荣。但是在那同时,也由于自身并没有具备足够教师教育这一领域的专业知识而感到担心。仅仅利用以往得来的经验是绝对不够用的。从此看出,教师教育者对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或者说的更简单一点在教师发展这一方面是没有得到任何支援或协助的。

教师教育者作为这个领域的指导专家所站在讲台之上,教育实习生会在教学实践的地方接受到各种各样关于教学课题的考验,这应该是理想的教师教育的方式。而现实是,在接受了教理论培训学习之后间隔一段时间才有机会获得在教学实践的机会,甚至在培训期间被教授的课题与课题背景与实践中遇到的情况完全不相符的现象也是存在不少的。 4 现实主义的教育

由此教师教育工作者为了教育实习生的发展,那么必须从认识理解教育实习生们对教育习的看法开始。如此之后才可以在他们既有的经验之上建立新的东西,但是即使如此也不能逼迫他们进行新的发展变化。要让人从其根本进行发展变化,必须由他们自身所期望开始。从而得出,教师教育工作者应当遵循以下三点。

1 教师教育者应当帮助教育实习生找到自身学习的需求 2 教师教育者应当帮助教育实习生找到有效的教学经验

(三)教师教育者应当帮助教育实习生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

同时完成三点的情况也是存在的。比如根据实践经验进行反思,既能意识到自身学习的需求,也能通过明确学习需求之后自觉地处于有必要的学习状态中。学习的主导权必须握在教育实习生的手中,选择适合的学习状态的人必须是教育实习生。M.Knowles1975)关于自主学习有着这样的陈述:跟是否获得外界的帮助无关,找到自身学习的需求,确定学习的目的,决定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人力物力,选择并实行合适的学习方法,通过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总结中获得自己的主导权


参考文献:

[1]Fred A.J.Korthagen The Pedagogy of Realistic Teacher Education.Publisher2001 239-240.

[2]武田信子.教师教育.学文社出版,2009 56-58.

作者简介:孙耀宇,男,学士,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日语系助教。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m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