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是否真的自由——《逍遥游》读后感

2023-01-07 03:4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鹏是否真的自由——《逍遥游》读后感》,欢迎阅读!
大鹏,读后感,逍遥,是否,真的
大鹏是否真的逍遥

逍遥游中的大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此鹏之大,超凡脱俗,超越了大小和远近的局限。这种突破,以及由这种突破而来的一种运动上的自由,在庄子看来离逍遥之境还有很远。他说:“犹有所待者”。因为大鹏飞天是要借助风的。他说真正的逍遥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基本可以理解为“每一事物都有其自身的本性,惟有遵循顺乎事物的内在法则,才能够达到他所追求的与向往的逍遥之境”

那么,在这种逍遥之境中对“天地之正”的“乘”,和对“六气之辨”的“御”,与上文中的“待”有什么区别?鹏乘风,鲲乘水,是有所待,那么我们“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是不是也是有所“待”?我认为对天地本性的顺应也是“待”的一种,只不过“待”的是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道理罢了。

庄子把“乘天地之正”作为逍遥的定义,只要是以天地之正为所待的都是逍遥。这是一个很抽象的说法,向风筝一样飞的很高,但是和地面还有有个细线连着,要顺着这根线把理论丛天空中拽到现实中来。顺应事物的本性是逍遥,那么鲲化而为鹏是不是这种奇妙生物的生长发育的必然?是不是这种生物内在的本性?这种变化是不是对自身本性的顺应?“徙南冥,去以六月息”,这要不是大鹏的生活习性那就是大鹏心中向往南冥的表达,不论是哪一种,这也应该算是大鹏的本性。那么大鹏南飞也应该算为对自身本性的顺从。

其实,庄子认定大鹏不完全自由的论断主要来自于是否大鹏乘风而起,鹏要乘风,没有风则不能起,所以不逍遥。这个我也不敢苟同。

首先,这个风在这里应该指的是大气,而不是吹动的风。大鹏的飞翔没有风可以,没有大气不行。这么说来,大鹏飞天,要展翅,这个其实是物理定理,具体是反冲还是流体力学,我搞不清楚。但是大鹏飞翔绝对是对自然之理成功利用的例子。所以这应该是逍遥之境具体体现的一个例子,所以大鹏飞天本身就是逍遥之境。

大鹏飞天是大气物理本性的利用,是逍遥,可是大鹏飞天却有着空间的范围。鲲不能脱离水,大鹏不能脱离大气。脱离了就无所“待”也飞不了了。这是不是一种不自由?是不是一种不逍遥?庄子说:“乘天地之正,以游无穷。”这个无穷肯定是包括了宇宙空间的,那么大鹏能不能飞到月亮上去,我们能不能就此说他不逍遥呢?我看也不能。因为鹏飞出天是违背本性的。鹏的本性就是一种上古的地球生物,本性就飞不出去,你强迫他非要他飞出去这才是不自由,不逍遥。所以,鲤鱼不能上岸行走不是鲤鱼的不自由,野鸡不能到湖泊里游泳也不是野鸡的不逍遥。恰恰相反,这些局限正体现出了庄子逍遥的定义“乘天地之正”。从此看来庄子说的:“乘天地之正,以游无穷”这个定义一但具体到某个事物就是自相矛盾的。因为具体的事物本身的本性就是局限的,不可能是无穷的。云只能在天上,山只能在地上,地球的本身还是地球,人本身还是人,怎么能是无穷呢?所以,不管是什么事物,用尽一切办法也是无法游到无穷的。

但是从高度抽象总结的角度来说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虽然具体的事物是局限的,是所有事物的集合却是无穷的。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本身的总集合,就是逍遥之境。

那么在这个总集合中的元素是否逍遥呢?

这些天地之间的元素是不能御天地之间所有的正的。他只能顺应那些属于自己的正,属于自己的无穷。所以逍遥具体到某些事物自身的时候应该是顺应自己的正,游自己的无穷。所以,鲲是逍遥的,鹏是逍遥的,蜩与学鸠也是逍遥的。形态的大小,寿命的长短都是事物的本性,没有太大大区别。更不能因此说这个自由,那个不自由。也不能用一种事物的本性来衡量另一种事物。每种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天地,在这个天地之内就是逍遥之境。而在在


此天地之外的境地不仅不能说明这种事物不自由,反而更是能说明这种事物顺应本性而逍遥。非要违背本性的强求事物突破自己的天地到外面的境地来才是真正的不逍遥。所以逍遥游,也可以说逍遥不游,或者逍遥有所游有所不游。就像近年兴起的一种主张,人不仅有知情权,而且同时也有不知情权。也就是说,主体自身顺应本性有选择为或者不为的权利,这才是真逍遥。

我们再回国头来看看宋荣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这么一个有着超凡的思想境界的人在庄子看来还说不不逍遥,应为他还是要分荣辱,定内外。宋荣子还是要搞出一套标准来度量自己的行为。所以内外,荣辱的界限也是他逍遥的极限。宋荣子是一个执着于自己内心的人,他不在乎外在的评判和阻力,坚持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人生信条。他的这种对内在的过分依赖和对外在纯粹的忽视正是他不能真正逍遥的原因。在我看来,最逍遥的境界是“七十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既能从心所欲而又不逾矩,看似是不可能的,其实在我与我完全融合的境地,不分内外,浑然一体,有着同样的“道”的时候,这是一种必然。“从心所欲”是顺应本心选择出自己的天地,“不逾矩”是顺应了天地之正和自己的本心。所以说大鹏不逍遥和白马非马的逻辑很相似。白马非马是想从白马不等于马不能用来来论证白马不属于马,所以,大鹏的逍遥不等于逍遥也不能证明大鹏的逍遥不属于逍遥。所以大鹏虽然要乘风,虽然不能飞出大气层,也还是逍遥的。

其实,逍遥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就不能够被精确地定义。逍遥怎么能限定呢?一旦有了逍遥有了清晰的界限就会出现悖论——能够选择逍遥和不逍遥,就是逍遥。一旦大鹏逍遥地选择了不逍遥,逻辑上的悲剧就发生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a9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