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论文

2022-10-15 09:17: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小衔接论文》,欢迎阅读!
幼小,衔接,论文
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黄村镇第三中心小学 兰东爽

一、兴趣,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工程

孩子入学以前,认识多少个字并不重要,而激发孩子对文字的好奇心和兴趣,产生认字、写字和阅读的强烈愿望和动机是第一任务,让孩子体验到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是保持孩子学习兴趣的必要条件。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学习兴趣,是造成学生学习多方面的重要原因。只有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才能使孩子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活动。

1、初步激发孩子的入学兴趣。

对孩子来说,小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老师不同,同伴不同,学习要求不同„„这些原因容易导致幼儿学习兴趣低,影响学习成绩,对健康成长也不利。因此,作为老师与家长,可在大班下学期,有意识地带领孩子参观小学,介绍一小学里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小学生活的丰富多彩,使孩子从了解小学到喜小学,以上小学为荣,从内心深处产生上小学的愿望。

如进入大班下学期后,家长便可经常有意识地带孩子经过小学时,适时告诉孩子:进入小学后,会认识更多的老师、朋友,会学到更多的本领„„还可以引导孩子主动与周围的小学生交朋友,游戏过程中学习知识,从而向往小学生活。与此同时地,老师再适时地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进一步了解小学里的课程作息时间等,并适当地渗透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幼儿升入小学后,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2、介绍进入小学后即将学到的新本领,提高学习兴趣。

大班下学期,孩子们便对小学里的新本领充满了好奇,有的幼儿经常早晨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自豪地告诉老师、同伴:“我已经会念小学里的拼音了”“我已经会写小学里的算式了”„„看到他们一脸地骄傲,兴高采烈地互相分享,突然发现了一个珍贵的教育良机: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活动中讨论一些关于“我学会的小学新本领”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为他们进入小学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前班幼儿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他们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小学生的转变,很快适应小学生活,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所在。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的终结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新生,对他们多表扬少批评。 入学的孩子,年龄小能力差,对环境陌生,自制能力差,他们身上毛病肯


定很多。老师不能操之过急,拔高要求,不能求全责备,训斥指责,要多站在他们的立场,为他们着想,体谅他们的想法和困难,多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不失时机、大张旗鼓地表扬他们,要知道这样做,不仅是对她良好做法的认可和强化,还能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融洽师生关系。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还有榜样和带动作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即使是对那些调皮的学生,也要心平气和的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让他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别看学生们年龄小,可是他们小小的心思是敏感的,可能老是一个不屑的眼神、一句讽刺挖苦的言语,都会刺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会给他造成永远也抹不去的伤痕,所以,老师千万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学生心中树立起自己慈爱的教师形象,让孩子们从内心深处敬重你,爱戴你,而不是怕你。只要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良师的形象,让他“亲其师”还怕他不“信其道”吗?由此可见,这个 时候老师的耐心和爱心,比知识渊博更重要。

三、教师要主动接近刚入学的儿童。

孩子们年龄小,又在陌生的环境中,他们是绝对的弱势群体。老师不要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据他们于千里之外,教师应该经常主动的接近他们,谈些学习以外感兴趣的话题,俯下身子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只有这样的平等交流,才能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消除孤独感,安心学习心的距离缩短了,学生才愿意听老师的教导,才能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老师。那种“给好心别给好脸”的想法过时了,给学生先来个“下马威”的做法,更是大错特错的。

“教子婴孩,教妇初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孩子踏入小学大门,就站在了有一个人生的起跑线上,要使他在未来的赛场上赛出好成绩,让老师和家长们把他们扶上马再送一程,让孩子顺利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吧!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XZ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