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中医治疗

2023-01-17 10:51: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中医治疗》,欢迎阅读!
紊乱,中医,神经,植物,治疗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中医治疗

【摘要】 目的 探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 采用中医(中药分型治疗、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饮食和其他疗法综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使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明显。结论 植物经功能紊乱不是什么难以治愈的疾病,只要及时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用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很快治愈。



【关键词】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中医治疗

植物神经紊乱是一种内脏功能失调,但没有器质性病变的临床综合征。括循环系统功能、消化系统功能、内分泌系统功能、性功能失调的症状,多由心社会因素诱发人体部分生理功能暂时性失调,神经内分泌出现相关改变而组织结构上并无相应病理改变的综合征。



临床常见于20~50岁,也可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居多,病情可轻可重,且不因体力劳动而加重,病程可长可短,甚至可以在诱发因素消除之后自愈。患者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疗效不显著,笔者使用中医治疗近百例,疗效确切,治愈后不易复发;即使复发,再次使用中医治疗,疗效依然满意。



1 发病原因

患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大多性格内向、不善于交流,对外界耐受能力差,适应环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限,工作压力过大,或者是青春期、更年期焦虑情绪没有得到及时疏导,也可能遭遇长期持久的强烈精神刺激、过劳、睡眠不足等,导致神经内分泌改变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严重者甚至可以出现抑郁症。



2 主要症状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往往自觉症状明显,而临床检查阳性体征却不多,甚至没有阳性体征。



2.1 最常见的症状

大多数患者存在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焦虑多疑、烦躁易怒、疲倦、容易出现情绪突然变化、精神不振、全身疼痛、记忆力减退等。



2.2 循环系统

容易出现胸闷气短、心悸、过度换气、濒死感,休息时症状通常较活动时明显。






2.3 消化系统

容易出现便秘、腹泻,或者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消化不良、腹胀、嗳气、呃逆,甚至可以出现梅核气



2.4 植物神经功能系统出现突然大汗淋漓、忽冷忽热、异物感、蚁走感、手足麻木、自觉末梢发凉。



2.5 生殖系统

性功能减退或亢进,月经不调、遗精、阳痿,甚至出现生理性不孕不育。

3 体格检查

通常不会出现阳性体征,偶见心脏早搏、心动过速、皮肤划痕症阳性。

实验室及其它辅助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腔镜检查、超声检查、肌电图检查、核医学检查等缺乏客观指征。



4 治疗方法

4.1 西医治疗

可以采用大量B族维生素、适当镇静、少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对症治疗等,但疗效不确切。



4.2 中医治疗

4.2.1 中药分型治疗

心脾两虚者,主要表现为失眠健忘、焦虑多疑、疲倦、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等,伴有心悸气短、乏力、盗汗、伴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舌淡苔白,脉细,应以补益心脾为主,可选用归脾汤加减。气虚重者加人参;血虚重者增加大枣用量;心悸气短明显,加丹参少量;伴有腹泻者,加白芍;月经量少明显者,酌量加用当归。



肝气瘀滞者,主要表现为烦躁易怒、头痛头晕、经常出现情绪变化、腹胀、嗳气、呃逆、便秘,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行经腹痛,舌红苔薄黄,脉弦,治疗应以疏肝解郁为主,可选用逍遥散加减。腹胀明显者,加木香;头痛明显者,加钩藤少量;嗳气、呃逆明显者,加青皮;月经量少或行经腹痛明显者,可选用加味逍遥散。



肝郁脾虚者,可同时出现上述两种证型的表现,治宜疏肝补脾,可选用归脾汤合逍遥散加减以腹泻为主者,可以选用痛泻药方。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OI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