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对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思考与建议

2023-01-15 12:1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疫情背景下对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思考与建议》,欢迎阅读!
疫情,幼儿园,背景,思考,课程
疫情背景下对幼儿课程实施的思考与建议

随着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工作方针颁布,各学校都纷纷让老师做好充分的准备进行网络教学,其中,中小学利用“直播”现场教授学科知识,而幼儿园则是铺天盖地的各种资源(手指游戏科学小实验,儿歌故事,家庭亲子游戏等) 涌入孩子的视野中,教师们都满腔热情的“迷失”在抗疫的热潮中。而这些课程内容是适合孩子的需要吗?这种方式适合于每个家庭吗?教育部提出网络云课堂的本意是为了通过互联网平台使得教师和学生进行正常教学任务,从而不耽误正常的学习务,但在实践中却 “乱象” 频出。教师那些应该“为”、哪些“不为”呢? 一、 疫情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幼儿课程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分析 (一)忽视孩子主体地位

教师在进行网络教学时,不断地给家长发布一些家庭亲子游戏,师幼互动游

戏,将自己主观意愿设计的活动强加给孩子观看学习等,甚至会要求家长在班级群内进行打卡活动,每天教师发布的教学内容请家长将幼儿学习情况进行群内展示反馈,并进行言语上批评或表扬等。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如同像小学生一样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完全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二)课程内容不符合幼儿需求

幼儿园教师在根据学校的安排下,会从网络上寻找一些教学素材,拍摄一些视频,这些内容大多是教师本身喜爱的,或是比较擅长的方面,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兴趣,将学习内容直接抛向幼儿。失去了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幼儿本的主体思想。有的教师将其他幼儿园的资源直接运用到自己的班级,比如一个十的分成的手指儿歌,教师给小班的幼儿进行学习,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 不了解孩子最近发展区,导致幼儿根本没有兴趣,也不愿意学习,家长还会责怪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偷懒,是不是太笨等各种想法。在实施的幼儿园线上课程时, 教师没有考虑到孩子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些活动,真的投入于教师设计课程,真的获得成长经验 (三)教师家长角色定位错乱

面对疫情,家庭站在教育的第一线,教师和家长的角色身份互换了。教师不用每天面对一群幼儿进行教学,担心孩子在幼儿园的安全问题,不用整日提心吊胆等问题,许多幼儿园教师或许存在着一些放松懈怠的状态,将在幼儿园发生的问题都抛给家长。

幼儿现在主要是在家庭范围活动,在一个长期封闭的家居空间,精力和才识都有限的,而家长面对的是精力和好奇心趋于无穷无尽的孩子,能用的无非是读


书、 看电视、玩游戏这几招,时间长了自然力不从心,直接丢给家里的老人放养式教育。或许很多家长也很想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也不能时刻与家长沟通交流,将孩子的问题更多的留给了家长处理。

二、 基于疫情背景幼儿课程实施之思路与策略 (一)有效支持源于了解家长与幼儿的需求 1. 调查问卷,了解需求

什么样的活动是适合儿童的?孩子在家都干什么?孩子在家由谁来抚养?

孩子与家长面临长期的假期心情、情绪如何?许多的问题接踵而至,教师不能直接以自己的想法进行线上课程教学,而是前期对家长、儿童进行调查调查了解家长和孩子宅家的特点,家庭情况,家长希望在线上课程活动中收获那些,然后教师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性的进行课程内容的实施,让幼儿在家中的活动更具有可操作性。 2. 线上访谈,“云家访”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发生,使得原本短暂的假期变得漫长,小朋友 了一开启线旅程。幼儿园需要周密部署,将各项工作进行细化,各小组召开视频会议,根据前期教师对家长和幼调查后的结果,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家访活动方案。家访结束后,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进行商议,利用专业化的教育方法科学的指导家长。 (二)从幼儿出发,发挥儿童主体性

1. 掌握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尊重幼儿发展规律

“‘停课不停学’ 应该回归育人,重视教育品质和尊重学生成长规律。” 熊丙奇认为, 有序的在线教学应该是教育部门、 学校结合本校学生情况,从国家云课堂、 地方教育部门的在线教育平台和其他教育培训机构提供的免费在线课程中,选择在线教育课程进行组合,推送给学生自主学习 而教师则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 ,利用互动板块进行互动讨论 ,由此实现个性化。根据小中大的年龄特点,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立教育目标,让内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如小班幼儿可以在家自己用勺子吃饭,学会穿脱衣服;中班幼儿尝试用筷子吃饭;大班幼儿在家可以学会系鞋带、绘制疫情小书,帮助大人做家务等。 2. 开展“小主播”活动

幼儿园可以在公众号上推出了“我是小主播”、“我来当家”等活动,家长和幼儿商量主题,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孩子能够成为小主人,让孩子当主角,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更好地树立自信心,将假期里参加的许多有趣的活动, 分享给所有的人看,将学到的本领教给其他小朋友,当小主播,小老师,从而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自理能力等。

(三)真实生活,真实问题,回归教育本质

教育回归家长和孩子的生活,平心静气地回归幼儿真实的生活中,可以给家长一些简单的亲子活动,比如亲子阅读,亲子共读,亲子共做等,孩子居家肯定是日常活动更有实践操作性,比如家长带领幼儿一起制作美食,带领孩子学会洗菜、洗碗,穿脱衣服等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可以结合节日活动进行节日教育,如春节的习俗,元宵节的来历,三八节、植物节、了解二十四节气等活动。在进行各种教育活动时,教师也要为家长提供一些科学教育建议,考虑家长的现状,给予具有操作性的指导建议。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Mg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