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线上教学存在的普遍突出问题》,欢迎阅读!
浅析线上教学存在的普遍突出问题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近两年中国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线上教学。随着互联网授课进入大众视野,线上教学以成本低、不受时空限制、共享教育等优势迅速占据市场。但随着2019年12月全国疫情的爆发,为落实“停课不停学”的教育政策,2020年3月开始的全国不得不展开大规模性的集中线上教学,同时也暴露出线上教学成为全日制大、中、小学主要教学途径的诸多缺陷。例如教学设备不完善、教职工不熟悉新型教学模式、师生教学过程监管不力导致线上教学实际成效堪忧等,并且全国性的线上教学覆盖面广,上至大学下至小学,不同等级的教育、不同年龄的师生在线上教育的过程中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因而有必要深入解析线上教学的缺陷问题,尽管采取线上教学是目前进行教育教学必要的措施。
关键词:线上教学;大规模;设备;监管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在大数据背景下,教育行业衍生出线上教学模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近两年来,网上课程的购买率不断增长,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即时进行知识的汲取,这种互联网教育课程特别适合无法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社会工作者。国内众多高校也与智慧树、超星尔雅以及U学院等视频学习软件进行合作,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整合了国内众多的教学资源,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再有,例如作业帮、小猿搜题以及阿凡题等辅助教育APP的出现也对学生作业答疑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帮助,减轻了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一部分困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教育担任辅助性教育工具的时候,起到了很多的正面影响,那么在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不得不成为各个中小学甚至大学的主要教学途径的时候,暴露出的问题不得不令人思考线上教学能否适用于进行全日制的教学。
一、线上全日制教学问题现状 (一)网络教育设施不完善
根据调查发现,在线上教学的准备过程中以及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在进行线上教学之前,部分地区学生反映家里无法联网,甚至于部分地区中小学生家中没有智能设备。当然这些问题与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普遍高校通过通讯资金补助的方式对部分学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支持,由于客观原因,大部分中小学校对此类问题应对能力不足。
2.在线上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网络卡顿、教学教具缺失、学生学习资料缺失以及师生因未提前接受过网络教学培训而出现的操作性问题。种种客观因素也使得学生无法将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无法对学生学习进行更客观的评价以及问题纠正,从而引发一些列的蝴蝶效应导致最终教学质量不理想。 (二)学校对教师工作监管不力,教学质量下滑
除了客观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列制度性的问题。由于疫情的突然爆发,线上教学的实践也非常匆忙,学校事务繁杂,对于教师工作的监管难免松懈,当然教师的主观教学态度才是问题的根源。
例如高校教学:前面引言部分也说到国内高校之间共享教学资源,各种合作APP上都有大量的视频课程,因此部分高校教师对于部分课程的教学直接采用让学生自主到不同的APP上观看视频的形式进行,甚至于部分教师采用线上答疑的方式让学生自学教材之后在QQ或者微信群中交流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导致:
1.学生与教师互动少,教师参与度极低,教师不熟悉、不适应新型教学模式,课堂质量不佳;
2.教师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以及教学评价,备课是上好一门课程的先决条件,而上述部分教师的做法可以说并未清醒的意识到什么是辅助性教学工具,什么是自己的本职工作;
3.让学生自主学习书籍以及观看教师要求的视频课程与学校安排的教学时间会产生差异,教师安排的学习量以及学生自主安排的学习量会出现过多或者过少的问题,过程非常不严谨、不科学。
(三)教师对学生学习无法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学生课堂参与度低
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因各种主客观原因,教师对于学生的观察或者检测是不全面、不及时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1.线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少。
根据教师的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对着镜头“唱独角戏”,教学是一个需要互动交流的群体活动,而教师在镜头前“自说自话”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热情下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差,最终表现为教学质量下降。 2.学生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
在没有教师监管的网络课堂,学生很难做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高度集中。据研究表示,中小学线上教学的最佳时长为20分钟,但线下教学最佳时长在30-45分钟。并且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约束学生,甚至于出现学生打卡签到之后就离开课堂的情况
3.网络上进行教学质量检测不够精准。
教师不仅无法观察每个学生的线上学习状态,为了检测学生学习质量,各个学校几乎采用的是线上作业、线上考试的方式。前面引言中也提到,互联网上有众多答疑APP,此时这些辅助性工具也成为了教师检测学生学习质量的障碍。 (1)首先,线上查看学生作业会给众多教师一种学生完成度都很高、对于知识的讲解都完全理解的错觉,即使发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教师也很难有效的一对一讲解。再者,线上考试也难免出现检测结果与实际不符的结果,很难做到相对公平,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工作的开展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2)教师通过学生在线上一系列表现来对学生进行评分,这种评分制在用于线上教学时是不全面、不准确、不完全公正的。
总之,这些问题会影响教师以及学生对于学习问题的纠正,最终影响教学质量。
二、关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建议(该建议仅在非特殊环境下适用)
(1)对于非全日制的学习者来说,线上学习是一种最优的学习方式。若学习者自身学习时间少且不固定,线上学习是更方便、成本更低的选择。线上学习进一步的帮助了社会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
(2)对于全日制的学生来说,更应该以线下学习为主、线上学习为辅。学校学习为主要途径来学习专业知识,互联网学习为辅助途径来补充专业知识,这样才能让互联网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不论在线下还是线上,自控能力都是影响最终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3)对于教师来说,疫情结束之后,各种教学视频应该成为该课程的辅助性教具,而教师自身备课、上课才应该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过程。不过,即便线上教学是一种辅助性教学途径,在日后的教育发展中它也必然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探索如何让线上教学更多元化,更
能针对学生各自的特点进行教育教学,最终实现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俞清:《浅谈提高小学数学线上教学效果的探究》,《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年第4期0173-0173,0004共2页
[2]石雨:《大数据背景下独立学院大学数学线上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科学》2019年第7期84-85,共2页
[3] 张莉、刘健、孙波、霍福权、郭媛、陈丽、孟凯、王玉英、陈坷、康玉明、闫剑群:《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生理学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2期221-224,共4页
作者简介:罗宇琳(1998-),女,汉族,四川遂宁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G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