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学生心理疏导三种方式》,欢迎阅读!
![疏导,中学生,方式,心理](/static/wddqxz/img/rand/big_24.jpg)
中学生心理疏导三种方式
在2006年至2009年间,我们以农村初中和职业高中班学生为主要实验对象,以疏导学生不良心理问题和维护引导学生良好心理特征为重点,以调查分析中学生心理特征变化成因为切入点,以开展有效系列活动为主要方式,实验探索了“家校共建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种方式方法,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一、上心理疏导课。根据学生不同心理特征设计不同类型心理疏导课。如:根据学生不自信、自卑心理、不能正确看待别人的评价的现状,设计了“亮出你的优点”、“感谢自卑”、“换个角度看问题”、《寻找生命中的亮点》等心理健康疏导课,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树立自信心。这些有针对性的系列心理健康疏导课,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各种课型,让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到其中,在感悟的基础上明确责任。这种疏导课学生乐意上、感悟深,效果明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
二、运用随机心理疏导方法,将心理疏导工作与学生各方面成长有机结合。“随机”既从小处、细微处疏导,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震撼学生的心灵。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不是一次谈话、一次咨询、一次沟通、一件事、一个活动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工作,同时,心理疏导工作必须与学校的教育目标完全一致,心理疏导最终目的要实现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重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验研究,明确提出了12种基本行为习惯。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上要求教师运用随机心理疏导的方法,及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运用较固定的心理疏导方法,切实解决学生的困惑问题、突出问题、热点问题。主要方法有:
1、在班级挂“心理话”本子。学生可以随时把自己感觉困惑、想说但又觉得不好意思当面对老师说的话写在“心理话”上,老师在“心理话”上留言,及时对学生进行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对学生进行疏导。
2、学生写成长日记。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坚持写成长日记——《精彩人生在四中起步》,把自己的烦恼与困惑向日记倾诉,教师用亲切温馨的话语,同情学生的烦恼,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饱含深情的期望。
3、两代人心灵对话。在实验研究中一改以往考试后简单下发成绩单的做法,而是让家长通知书变得有情感氛围,设计了四个互动栏目。①“教师心语”栏目,为家长介绍“怎样正确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的方法,让家长学会正确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②学生成绩栏目。③学生反思及打算栏目。④家长寄语栏目。在《家庭教育知识导报》上体现出学生假期应注意的事项,学生应该完成的作业,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并给学生留出写假期计划和总结的栏目。
4、感恩疏导系列活动。让学生懂得:感恩的人一生幸福。三八节,组织感谢妈妈系列活动,“给母亲的一句问候”,“给母亲写一封感谢信”、“给女教师制一份贺
卡”等。 “母亲节”,学生以“我的妈妈”为题写真正发生在自己与妈妈之间的事;请妈妈在孩子文章上写寄语;家长学校开课时组织《我的妈妈》文章展。父亲节,组织学生把对父亲的爱说出口,在班中开展“爸爸我对你说”签名活动;组织“父爱如山”征文活动,让学生把平常想对父亲表达但又难于表达出口的爱说了出来。教师节,组织了“师恩难忘”主题班会,会上有的学生朗读诗歌,有的学生唱歌,有的学生跳舞等,学生自制作精美的贺卡等,表达对老师的谢意。
5、“亲情满屋”感恩践行活动。要求学生每个感恩活动后,要为父母做事,班级定期召开汇报会,班主任及时与家长联系,监督孩子的感恩行为,培养孩子良好的感恩习惯。通过这些活动,增进家长、学生、教师之间的沟通与理解,融洽两代人之间的关系,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到了四中变得懂事了。“在感动中进步,在责任中成长”两代人同活动中,家长、学生、老师同看感人的父母付出、老师奉献的图片;老师、家长向孩子诉说心头实在话;孩子向家长忏悔……父母的呕心沥血、老师的默默奉献、孩子的真心悔悟,真得叫在场人们情不自禁的流下泪水。在学生、家长、老师的感动中,在心灵碰撞的基础上,向学生及家长传授 “适应、自立、自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取得好成绩的保证”、“感恩的人一生幸福”、“正确交往避免烦恼”、“青春无烦恼”、“别跟孩子过不去”等成长知识和教育知识,孩子、家长都在感动中心悦诚服地接受了疏导和教育。
6、挑战对手系列活动。具体做法是:首先召开主题班会《学会竞争》,使每位学生明确竞争目的及意义,从思想上理解竞争,然后为对手写一封短信《你好,对手》,加强对手之间的联谊。第二步是提出具体要求,并按要求具体执行。①每周为对手写一篇热情洋溢的对手赠言,鼓励对手积极向上(内容为肯定其优点,委婉指出缺点,共同进步);②如发现对手遇到困难时,对手首先要帮助解决;③每周给对手提出一条真诚的建议,并在学习上经常一起探讨问题;④每周给对手批阅一次日记,并写好评语或留言;⑤对手要成为朋友,共同进步,每两周评选优秀搭档,给予奖励。⑥每位同学可根据自己的进步情况适当更换对手。通过一系列措施,注重过程,讲究方法,达到了净化心灵,培养友好竞争的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以上实施的三种心理疏导方式科学有效,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目前不仅实验校学生在用,我旗其它学校也在推广。实验发现提高家长心理教育水平有些难度,因此要特别重视引导。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EG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