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喀麦隆当“外教”的中国女孩》,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喀麦隆当“外教”的中国女孩
作者:王丽
来源:《百姓生活》2011年第01期
2008年,我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来到喀麦隆,成为当地人的汉语“外教”,开始了一段非洲奇缘……
走进神秘的丛林小国
2008年,当时在一所高中任英语教师的我,听说国家要组织一批青年志愿者,前往非洲进行对外援助,于是欣然报名。也许自己能吃苦及多次参加旅游探险的经历让考官觉得很“特别”,没想到竟一下被选中了。
原以为喀麦隆自然环境好不到哪里去,可是一到这里我惊呆了。我支教的地方叫克里比,这是喀麦隆西南沿海的一个美丽城市。一进入城市,只见一湾雪白的沙滩镶嵌在蔚蓝的大西洋边上,蜿蜒曲折的沿海公路旁是一排排高大的椰子树,它们整齐划一地倾向大海,与海滨的沙滩、白浪和独木舟构成了一幅风景旖旎的画面。更令人惊讶的是,克里比还有一个比四川九寨沟更美的大瀑布,它从30米高的悬崖上倾泻而下,汹涌澎湃地注入大海。瀑布直入大海,这在全世界绝对很少见!
在国内早就听说非洲有个十分有趣的“矮人国”,当我向负责接待的波斯克询问此事时,他幽默地说:“你是不是想当一回白雪公主?我可以带你到卑格米人居住的部落去做客。”我兴奋极了。第二天,他开着一辆吉普车带我出发了,沿着一条土路,小车很快就钻进了一望无际的绿色林海。
不知走了多久,我们终于来到一个有人居住的地方。只见芭蕉和芒果树围绕的空地上盖有许多茅舍,几个手持梭镖的卑格米人已经在路口相迎。他们有的赤膊,有的穿T恤。这些人果然长得很矮,最高的大概也只有1.40米左右,大部分都是1.30米的身高。他们挺胸凸肚,走起路来似乎都有点外八字。那些茅舍都是用树枝、藤蔓、树皮和树叶糊上泥土搭成的。 卑格米人说着自己的语言,我只能通过翻译和他们交谈。对方说,他们主要是以狩猎和捕鱼为生,但也种木薯。他们一般是不用货币的,与其他部落的交易都是物物交换。看来卑格米人的生活习惯还停留在原始阶段。
当我把从中国带来的山楂片和花生分给小孩们吃时,大人们也都争着要,显然是觉得好吃。波斯克说,当地部落有“好东西共享”的习俗,他们可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他还告诉我,几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6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