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3_课文注释:唐代儒学的发展

2023-02-11 07:47: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二历史必修3_课文注释:唐代儒学的发展》,欢迎阅读!
儒学,课文,唐代,必修,注释
课文注释:唐代儒学的发展

隋唐时期,儒学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阶段。首先,儒学发生的第一个变化就是儒学同佛学的结合。儒佛结合,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以韩愈为代表。韩愈一方面极力排佛,另一方面却又悄悄地受到佛学的影响。韩愈的观点就是“治心论”和“道统论”。前者诉诸于自我意识,后者则主张信仰主义。明确地说就是,只要你内心认为封建名教礼法是神圣的,你就会遵循它,你就不会有不自在的感觉。这种信仰的力量就会使人的精神得到解脱,从而提高人们的自觉性,造一个没有上帝,但使人信仰并由此产生力量的新宗教或称之为儒教。但儒学并没有形成为宗教在韩愈的思想中无此迹象。另一种类型以柳宗元为代表。一方面公开赞扬佛教,另一方面却又利用和改造佛学的若干理论命题,建立起无神论的思想体系。他主张以儒学为主,吸取佛教中有价值的东西,在他看来,佛教的教义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无害于封建伦理。其次,早期儒学与“人”的观念相联系的重民、爱民思想在唐代有所发展。杜甫、白居易等杰出诗人大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再次,就是儒学和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

1 / 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yc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