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基础理论ABC

2022-09-06 15:39: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师培训基础理论ABC》,欢迎阅读!
教师培训,基础理论,ABC
教师培训基础理论ABC

对于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的成员而言,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必要的教育学和理学理论本文向大家推荐和教师培训密切相关的几个理论虽然这些理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在一个层次上,有些是微观的或中观的理论有些是系统的宏观的理论但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也没有阐发得过于深奥,而是将其核心观点分享出来,并提到了这些理论对教师培训工作者的一些启示,供大家学习参考。

1.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儿童教育发展观。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师培训的启示是:对教师培训需求的启示:不是有什么,就培训什么;而是学员缺什么,就培训什么?找到学员的最近发展区,这才是真实的教师培训需求。

2.支架式学习理论:布鲁纳曾在“脚手架”理论中指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如果我们把知识分割成阶梯状,他们不喜欢别人把他们抱到一个阶梯上,而更感谢你引领他们自己迈步上一个台阶或为他们提供一根迈步的拐杖。

对教师培训方式的启示:要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培训师作为一个学习促动者,而不是一个知识传授者。引导学员积极参与、体验、反思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


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对教师培训的启示:要创设适宜的教师学习的情境,要创建学习型组织,调动学员合作与对话,要尊重学员的既有经验让每个学员能够基于自己的理解构建新的世界图景,而不是提供唯一的答案。

4.成人学习理论

成人学习理论是在满足成人学习这一特定需要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育理学家认识到了正规教育理论的局限性,于是开发了“成人教学法”即成人学习理论美国著名教育理学家马尔科姆.诺尔斯Malcolm Knowles在他所著的《被忽略的群落:成人学习者》The Adult LearnerA Neglected Species一书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全面阐述。诺尔斯认为,以往的学习理学大多建立在有关动物和儿童学习实验的基础上,不适合于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所以,科学地说明成人学习必须运用最近对成人心理发展的研究成果,不能照搬儿童教育学运用的心理学理论而应当运用一种有机的,具有能动性的心理学理论尤其是马斯洛、罗杰斯的人本心理学理论他的理论模型建立在以下基础上:成人需要指导他们为什么要学习;成人有进行自我指导的需求;成人可以为学习带来更多的与工作有关的经验成人是带着一定问题去参与学习的;成人受到内部和外部的激励而学习。诺尔斯通过理论研究认为成人学习者具有四个方面的突出特征:随着个体的不断成熟,自我概念将从依赖性向独立性转化。成人在社会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为成人学习提供了丰富资源;成人学习计划学习目的内容方法等与其社会角色人物密切相关;随着个体的不断成熟,学习目的逐渐从为将来工作准备知识向直接应用知识转变。

成人学习理论对教师培训的启示是:在组织实施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尊重教师既有经验充分利用教师的经验并将之作为重要的课程学习源;要尊重学员的差异性,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解决层次较多的难题;要努力尝试用行动学习来改进学习效果;要注意成人身体心理机能的特征,培训内容适当碎片化处理;要设计对教师真正有用的对实际教育教学工作改进有帮助的课程体系等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xo.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