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当前中小学教学评价的现状及成因分析》,欢迎阅读!
![成因,中小学,现状,当前,评价](/static/wddqxz/img/rand/big_120.jpg)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前中小学教学评价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作者:李向荣
来源:《新课程·下旬》2019年第02期
一、教学评价的现状
在倡导素质教育多年以来,大多数人一再呼吁改变教育观念,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受各方面发展差异的影响,我国目前大多数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仍没有改变以前的评价观念,仍然以升学率、分数来评价一个学校的好坏,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只注重结果评价,忽视教学过程的评价。笔者所在的市县,甚至是几所名气不小的学校,通常以考取几个高分或重点学校的考生为荣,通过考试成绩排名来衡量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个教师。这种只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的做法,给教育教学的双主体——学生和教师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此种评价导向下,许多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被歧视、被忽视,最终成为学校的问题学生、社会的问题群体。有些学校还错误地将终结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混为一体,以学生考试成绩好坏来决定带快慢班的教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差异和教师的努力程度,也剥夺了诸多教师争优创先的机会,使一部分教师心理不平衡,挫伤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存在问题的成因
1.重知识轻能力,片面追求分数
尽管从理念上看,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实际上,即使在小学阶段,以考试为中心的现象也很普遍,社会、学校、教师以成绩论英雄者屡见不鲜。测验中难题偏题层出不穷,大搞题海战术,忽略了除记忆以外其他能力的培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死记硬背的学风。其后果是学生学习负担沉重,影响了多元能力的发展。 2.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存在差异
有的教师教学方法欠恰当,既对传统教学方法不掌握,更谈不上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上课时照本宜科,过分强调知识记忆,忽略对学生思想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感到上课没劲,学习积极性低落。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质量自然低下,从而引起学生的不满。有的教师教学经验缺乏,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内容枯燥,课堂气氛沉闷,师生关系不融洽,教学效果一般化。有的教师既要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还要兼任班主任等工作。因此,他们往往陷入“什么都抓,什么都抓不到”的困境,日常忙于应付各种检查,无暇顾及教学研究,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引发学生的不满。 三、造成的不良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xj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