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诗词《短歌行》赏析

2022-11-15 03:05: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曹操的诗词《短歌行》赏析》,欢迎阅读!
短歌行,赏析,诗词,曹操的
曹操的诗词《短歌行》赏析

《短歌行》 魏晋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赏析】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以比兴手法,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我”有宽广的政治胸怀,求贤之心永无止境,好比高山不弃土石,大海不辞涓流一样。这两句化用了《管子形势解》中“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名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的句意,表现了作者广揽人才的决心。加之最后两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全诗的主题就更加明朗。“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喻,希望礼遇贤才,以博得天下贤士的衷心拥戴。

此名句可用以说明高山大海等巨大事物是持续包容、积聚的结果,适用于表达人对事业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人不应该满足已取得的成绩、成就;也适于领导招贤纳士,广收人才方面。


扩展阅读:曹操的文学成就

曹操的文学成就,主要表当今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曹操的诗歌,今存20多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

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

《步出夏门行》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薤露行》《蒿里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前一篇反映何进谋诛宦官事败,董卓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各怀野心,互相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诗篇以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过程,因此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诗篇描写冬日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险峻,形象生动,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步出夏门行》作于建安十二年征三郡乌桓时。该诗包括“艳”(前奏)及四解。“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一解“观沧海”,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解“土不同”,写归途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前两篇写政治理想。他设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以冀成其大业心情。

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长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xB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