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树干像支长笛》教学设计

2023-04-29 15:4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树》《树干像支长笛》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长笛,小树,树干,教学设计
单元

课题

内容

第三单元

《小树》《树干像支长笛》

备课人 孙林娟

备课时间 2014 09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诗歌。

2能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大自然中万物和谐相处的美妙情

3.了解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模仿两首诗中的重点片段仿写童诗。 诵读童诗,体会大自然中万物和谐相处的美妙情景 尝试仿写或者自由创作儿童诗。

任务定位 教学

Ppt课件

《小树》 哭了 笑了 《树干像支长笛》 甜蜜的笛声

板书 大自然万物:心灵相通,和谐美好

课时目标和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小树》

一、引入童诗,唤醒情感

当一个人离开了原来的家园,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会感到孤独和寂寞。假如一棵小树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手关于新种的小树的童诗。 二、初读诗歌, 读通读顺

1.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歌,关注每行之间的停顿。

3.诗中的小树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4.读诗,体会小树情感的变化,圈出两个个表示小树表情的词语。(哭了,笑了) 三、品析诗歌,体会诗意。

(一)品析第一小节,体会小树的“哭了” 1.读第一小节,“我”怎么知道小树哭了?

1)看见树叶子一片一片的掉了(2)我猜想的(从“也许”一词看出来,诗歌离不开想像)

3. 我猜小树为什么哭了?(新种的小树,离开了原来的“家”,离开了原来的好朋友,离开了兄弟姐妹,不适应新的环境,还没有找到新朋友,有点孤单,有点伤心,有点想家) 3. 读好“一片一片的掉了”,读出小树的忧伤孤独, (二)品析第二小节,体会人们对小树的关怀

1.指名读第二小节,面对孤独的小树,人们是怎么做的? (我 浇水;微风 安慰;小鸟 歌唱;蝴蝶 逗他笑)

2.你觉得这一小节中,写得最让你喜欢的地方是„„?(把微风、小鸟、蝴蝶和“我”对应着写,并采用拟人的手法,让人感觉这些自然界的景物有和“我”一样的心情和想法,要特别关爱这棵新种的小树。体会自然万物相互关爱、相互扶持的和谐美好的景象。 3.诵读这节诗歌。

4.想想,还有谁也会格外关爱这棵新种的小树?

(爷爷 竖一根竹竿支撑他,防他被风吹倒;爸爸 施肥;小妹妹 捉虫;小雨 滋润;阳光 照耀„„) 5.你能仿照第二小节的写法,来写写其他人和物怎样照顾刚种的小树吗?写自然景物,用上拟人手法,像人一样照顾小树„„) 6.反馈交流,修改。

(三)品析第三小节,感受小树的“笑了”

1.读最后一节,你读懂了什么?从那些诗句和词语中体会到的?(喜欢,笑了,“悄悄伸出了绿绿的小嫩芽”比较诵读“树叶子一片一片的掉了”和“悄悄伸出了绿绿的小嫩芽”,体会人们的关爱,使小树心情变化,使它生活状态发生变化,变得积极乐观,在快乐成长)

2.你觉得为什么新种的小树能转哭为笑?(体会自然界万物像人一样有感情,有依恋,有怕生,有孤独,需要关怀,需要爱,并能够从周围人们的关爱中汲取正能量,获得生活的信心、希望和力量,使得自己生活更快乐幸福。 (四)小结全诗

1.童诗,往往就是一则缩小的优美童话。让我们有感情诵读,表现自然万物对小树的关爱,以及小树的变化。 2.要爱护小树,尤其是新种的小树、花草树木。新种的植物它们生命力更为脆弱,所以要对它们格外关注,才能使它们很好地生存下来。 四、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林武宪,台湾儿童文学作家,彰化县伸港乡人,1944年生。作品有:儿童诗集《怪东西》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kz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