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食医心鉴,食疗方书之祖》,欢迎阅读!
食医心鉴,食疗方书之祖。
《食医心鉴》,食疗方书。一名《食医心镜》,3卷。唐代昝殷约撰于公元9世纪。集录食品治病之方,详载用量、服法,多切实用。原书佚,《证类本草》《医方类聚》等书均引录其书。日本多纪元坚有辑佚本。 本书宋后亡佚,部分佚文存于唐慎微《证类本草》(约100条)、朝鲜金礼蒙《医方类聚》(论13条,方209首)中。今本《食医心鉴》系日本多纪元坚辑自《医方类聚》。1901年罗振玉从东京青山求精堂藏书中得之携归印行。全书载食疗方138首,剂型有粥、羹、酒、索饼、茶、乳、馄钝、脍、菜肴、丸、汁、散等十余种。按中风、心腹冷痛、脚气、脾胃气弱、噎、消渴、水肿、淋病、小便数、五痢、五痔、妇人妊娠产后、小儿诸病等分类。 每类病证首论病因、病机、症状、鉴别,下列食治方,并介绍其组成、制作方法及适应证。所选诸方符合简、便、廉、验原则。书中注重对病症鉴别,采用治法亦甚恰当。如论真心痛“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治疗用活血祛瘀的“桃仁粥方”。又重视对脾胃调补,如“酿猪肚方”,用猪肚、猪脾以脏补脏,人参健脾,以饭养胃,佐以陈皮,使补而不滞,其配伍原则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食医心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好。在每一类
食疗方之前,都有一篇简论,论述该类病的成因、症状以及食疗的原理。如关于产妇的一篇中说:“(产妇生育)百日之内,犹尚虚赢??饮食失节,冷热乖衷,血气虚损,因此成疾,药饵不知,更增诸疾。且以饮食调理,庶为良工耳。”因此,书中收了十多首治疗妇人产后疾病的食疗方,有治“气血不调”、“虚损无力”的白羊肉红米粥方;治“产后虚损,乳汁不下”的猪蹄粥方;治“产后痢,腰腹肚痛”的野鸡肉馄饨方等等。 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简明实用。所收食疗方均注明原料、用量、制法、食法。如“治脾胃气弱食饮不下黄瘦无力方:面(四大两)、白羊肉(四大两),右溲面作索饼,以羊肉作腥,熟煮,空心食之。以生姜汁溲面更佳。”患者一看此方,就可以自行制作,相当方便。 再一个特点是食疗方的原料大抵是常见的,所做的食品多为粥、面条、馄饨、汤、羹、酒等,亦是常见的。 《食医心鉴》的辑本是以病症来分类的,总共分为十六类,每类设有数方或数十方不等。其十六类分为:论中风疾状食治,蒸羊头肉方等十三首,浸酒茶药诸方、薯蓣酒、槐叶茶等十一首;治诸气食治桔皮汤等二首,论心腹冷痛食治、桃仁粥等三首;论脚气食治、木瓜汤等二首,论脾胃气弱、不多下食酿猪肚方一首,论五味噎病食治,羊肉饼等三首;论消渴饮水过多、小便无度食治牛乳方一首;论水肿诸方;论七种淋病食治、水牛肉羹等十二首;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jt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