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筑品竹美文随笔

2023-03-26 15:4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筑品竹美文随笔》,欢迎阅读!
品竹,美文,随笔
小筑品竹美文随笔

小筑品竹美文随笔

在轰轰的飞瀑落潭声中,远远地望见了那三个红色篆书“滴翠崖”。碧绿如削的万丈绝壁上,朱红色的大篆显得格外显眼。我的竹篱小筑入口便在这滴翠崖之下。沿碧崖南行至天然石屏后的洞口,又回到了我久别的竹篱小筑。镜月湖还是那样平静;绝壁上的松柏古藤依旧那样青翠;仙女峰仍然在那里对湖梳妆;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样子。唯一不同的是----我的那只相思雀儿飞走了,心中不免有一丝惆怅。

好久没泡温泉了,泡在巨石天成的温泉池内,感受着地下水温带来的舒爽,让温润的泉水抚平心灵的创伤。香槐花送来阵阵花香,不知名的雀儿在林间欢唱。锦鲤在镜月湖嬉戏,垂柳在微风中对莲花荡漾。

一阵微风吹过,从听风阁那里飘来竹的幽香。望着随风起伏的竹浪,我蓦然想起苏东坡对竹的痴迷赞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人俗不可医。”我忽然觉得自己离开竹篱小筑久了,人也变得俗不可耐了。

慢步绿涛涌动的竹海,那湿润的,带着泥土与竹香的空气直往鼻子里钻,使你的精神为之一振。蹋着柔嫩的茵茵绿草,宛若走在软绵绵的碧绿地毯上。望着丛丛簇簇的碧竹新篁,你会感受到屈原“余处幽篁兮,经不见天”的幽深意境。那一簇簇篁竹直指蓝天,如剪的竹叶欲把碧空剪碎。遮天蔽日的枝叶把竹林荫得格外深幽,在湿漉漉的空气中感受着竹的馥郁、芬芳。在这里,你完全能感受到“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束翠沉沉。”的深幽。或许这就是竹海的韵味吧?抬望眼,看碧涛起伏;竹阴下,曲径通幽。感慨着刘禹锡“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的感慨。

阳光从枝叶的缝隙倾泄于地,幽暗的竹阴深处也有一些融融暖意。无风时,竹林深处静得出奇,落针可闻。一丛丛的修竹挺拔娟秀,靠在竹丛中望着这些纤长的修竹,你会想起杜甫对修竹娟秀挺拔的感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先娟娟秀,


风吹片片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是啊!如果无人修剪,那娟秀的竹节无限生长,也许真的会拂云呢!甚至会把天捅个大窟窿呢!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这首“竹里馆”描绘了月光下,幽邃的竹林是那样的空明澄静,月华如一层薄雾隐盖渗透着幽静的竹林,慢步其中,那丝丝缕缕的月光像淡雾一样在你身边飘散,使人感到脱俗的安逸之美。宛若身在仙境。当然,我没有弹琴,更没有长啸。夜,很静,皎洁的月光倾泻竹林,听着湖边的蛙叫,伴着林内的蟋蟀鸣,慢步再幽森的竹林间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粘泥。一朝红日起,依旧与天齐!”这是陈毅的“一朝红日起”他把竹在逆境中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表现得贴切至极。古代众多的文人墨客都对竹有着深厚的感情。“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偏疑粉,萧萧渐引风。扶疏多透日,寥寥未成丛。唯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近窗卧砌两三丛,佐静添幽别有功。影镂碎金初透月,声敲寒玉乍摇风。无凭费叟烟波碧,莫信湘妃泪点红。自是子猷偏爱汝,虚心高节雪霜中。”元稹,刘兼把竹的幽静、高洁、坚贞以及它虚怀若谷的君子之风表现得淋漓尽致。慢步在竹阴里,品味着竹的品格,我发现我越来越爱竹子了。我爱竹,因为它有着外坚中空、虚怀若谷的坦荡君子之风;我爱竹,因为它有着修竿挺拔的高节与娟秀;我爱竹,因为它有着“佐静添幽”的宁静与幽雅;我爱竹,因为它没有百花的妖娆,它向世人展现的是幽静典雅与坚贞,没有一丝的妖媚冶艳;我更爱竹那“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贞不屈,无畏无惧的精神!

穿过“听风阁”,在竹林深处,在丛丛簇簇浓密深幽的竹丛中,有一个用竹丛围造的小轩,“听雨轩”。烟雨弥蒙(此字应加氵,手机的字库没有此字,以蒙代之),坐在听雨轩的石鼓上,在烟雨中倾听雨打竹叶的细微的沙沙声,观望雨中的翠竹,更别有一翻风情。你用心去感受那湿漉漉的带着竹香与泥土芳香的空气,你用心去感受竹林听雨的那分惬意的孤独,那是一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孤独!感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iW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