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护理查对制度范本》,欢迎阅读!

精品文档
护理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一) 医嘱处理:医生下达医嘱后,护士应及时处理,有疑问医嘱必须询问并核对无误前方可执行。
(二) 医嘱查对:处理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周大查对2次,护士长至少参加一次。每次查对后进行结果登记,参与查对人员签名。
(三)口头医嘱: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只有在抢救或手术进行中使用。医生可下达口头医嘱,护士记录并复述一遍,确定无误前方可执行。保存用过的空药瓶,经两人核对前方可丢弃。抢救或手术结束后,医生应于6小时及时补开医嘱,执行者签全名执行时间〔执行时间为抢救当时的时间〕。
(四)重整医嘱后,必须经第二人查对。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一〕执行医嘱及各项操作时必须做到三查九对。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有效确认患者身份后实施操作。九对:床号〔或就诊卡号、住院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过敏史。 〔二〕配置前检查药品的质量:有无变质、变色、浑浊、絮状物及容器有无裂痕、松动,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标签模糊不清或缺损不得使用。
〔三〕配置后检查药物有无浑浊、絮状、沉淀。
〔四〕易致过敏的药物:皮试前需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并确认皮试结果阴性前方可给药。
〔五〕麻醉、精神类药物:使用时必须双人核对前方可执行,用后保存空安瓶。
〔六〕药物配伍禁忌: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注意用药后反响,做到现用现配。
〔七〕给药:发药、注射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无误后向患者解释并执行。口服药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前方可执行。
〔八〕观察用药后反响:发现异常反响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用药者,护士应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做好处理,并做好记录。 三、输血查对制度
.
精品文档
〔一〕输血前查对:两名医护人员核对,确保医嘱单、配血记录单、血型单、血袋标签上的信息一致,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三查:查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血液有无凝血块和溶血、血袋有无评破损〕、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迹量、血液种类、血型及交叉配血结果。无误后两人在输血记录单上签字。
〔二〕输血时查对: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配血记录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头牌、腕带,由患者陈述姓名、血型、有效确认受血者身份。再次进行“三查八对〞后,予以输血。〔三〕输血后查对:再次确认患者身份,核对配血记录与血袋信息是否相符。并于医嘱单、输血执行单上、输血护理记录单上签名。 四、标本采集查对
〔一〕依照医嘱下达的检查工程选择相匹配的标本容器。
〔二〕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有效确认患者身份后实施操作。八对:床号〔或就诊卡号、住院号〕、姓名、标本类型、标本容器、有效期、采集时间、标签〔条形码〕、采集量。
〔三〕交叉配血标本采集查对:两人持输血申请单、标签和试管到床旁核对患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等,无误前方可抽血配型。抽血完毕再次核对标签与输血申请单信息、血样量、有无溶血等,无误后将标签贴于试管。 五、饮食查对制度
〔一〕每日查对医嘱后,按处置〔饮食〕单核对病人床前饮食卡,查对姓名、床号及饮食种类。
〔二〕在床旁有效确认患者身份后,按饮食医嘱悬挂或更换饮食标识。 〔三〕如为集中配餐,发放饮食时,应有效确认患者身份及饮食标识。 总结通过学习查对制度,让我们深刻认识查对制度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必要性,这一节内容让我们随时提醒自己,对工作的严谨,准确运用到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执行每一条是我们的工作提高质量、效率,才能更高品质的完成护理工作,更加高效,平安,通过这个月学习,科室每个人都学到了很多知识,提升自身专业技能。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d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