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学习总结

2022-08-09 17:12:3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网课学习总结》,欢迎阅读!
总结,学习
新文科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英汉语言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实施

成果概述:本成果阐述了新文科理念和课程思政的内涵,针对学前教育专业英汉语言课程,分析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以儒家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为基石,构建了英汉语言课程五常之道思政体系,探索了课程思政教学策略。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主旨,以世界文化遗产为课题,示例了英语学科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新文科 学前教育 英汉语言 课程思政 体系构建 实施

通过观看唐山市职业教育名师专业成长专题网络课程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尤其是在课程思政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结合自身所任教的英语语言课程,对学前教育专业英汉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进行了探索思考,总结如下:

2017年,新文科教育理念诞生于美国希拉姆学院,其主要内涵为学科融合,强调将新技术融入传统人文课程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跨学科学习机会。

新文科建设在我国也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教育部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倡导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渗透拓展,通过推动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

课程思政是指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合作,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的教育格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主要内涵就是挖掘各门课程自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它们的育人作用,潜移默化地积极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使学生具备优秀的思想意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社会培养 “一专多能,一精多会”的复合型文科人才。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而且还肩负着育人育才的时代重任。为了完成这一重要使命,各类课程教师都应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不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学生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一、英、汉语言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社会文明程度与国民素质水平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社会环境对国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起着至关重要地作用,提高国民素质有助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传播速度令人叹为观止。高度发达的网络技术为信息传递提供给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人们对社会文明的关注意识日渐增强,对不文明现象的容忍度越来越低,例如:信仰缺失、电信诈骗、假摔碰瓷、拐卖儿童、考试作弊等。为了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我们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国古代就倡导蒙以养正,主张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对人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进行训练培养。学前教育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质量的优劣对幼儿的成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相关教师有必要探索幼儿教师人才培养策略,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开展教学活动。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具备较强的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会对人一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言不仅是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且对幼儿其他领域的学习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人才培养过程中,英、汉语言课程教学活动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传授语言课程知识、技能的同时,教师需要不断梳理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教育元素,发挥语言课程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教学实践活动中还应有意识地融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中西方文化及价值观的差异性,提高学生对两者的评判能力。

二、英、汉语言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和教学策略

(一)构建 “五常之道”思政体系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拥有许多璀璨的优秀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将其称为五常之道。“仁”是儒家伦理体系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可以用来指导人们团结友善,敬业奉献;“义”的基本内涵是公平、正义,我们可以将今天的爱国守法,公正合理视为“义”的传承;“礼”的根本是“孝”,其核心是“敬”,它有助于人民和谐共处。我们可以将当今的“平等、文明”视为“义”的传承;智,既可以表示智慧、知识,又可以看成理性的象征,明辨是非可视为“智”在今天的继承;“信”是指诚实守信。

仁义礼智信”五常思想不但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之中,而且还是社会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因此,我们可以将儒家“五常”之道作为基石,构建英、汉语言课程思政体系。在此基础上整合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英汉语言课程所包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应用型、复合型幼儿教师人才。

(二)探索新文科理念下“语言+X课程思政策略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包括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必备品格和掌握关键能力。英、汉语言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和自主学习完善四个方面。其中职场涉外沟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是指在学前教育职场情境中,能够运用英、汉两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表达信息、观点、情感,进行有效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具备组幼儿开展教育活动的能力。

幼儿教育行之有效、最为常见的主要形式包括:唱歌、跳舞、画画、做游戏等。无论是哪种形式,都需要教师用语言来组织幼儿开展活动。可见,具备较强的语言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备素质。如果学生在语言课堂中还能够学到多种形式和题材的教学内容,他们的职业能力将得以大幅度提升因此,我们有必要整合教学内容,在英、汉语言课程中有机融入其他学科的元素,探索“语言+X”的学科融合教学策略,其中语言指的是英、汉两种语言课程X是指与教学目标相吻合的音体美劳等其他学科教学元素。

三、课例设计与实施

课题名称: World Cultural Heritage,选自《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为与中国文化遗产相关的英语视频The Great Wall幼儿英文歌曲China Tour Bus

(一)教学设计

在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和“新文科”学科融合理念下,将音乐、舞蹈、体育学科元素融入英语教学之中,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线上线下任务型混合式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灵活选取学生颇感兴趣且易于学以致用的幼儿文歌曲方式进行教学旨在通过歌曲创编及多学科融合展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幼儿教育活动实践能力等职业综合素质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素质目标:提升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与跨文化交际自信心;培养其爱岗、爱幼的职业精神。

2.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China Tour Bus了解中国代表性世界文化遗产;掌握与中、外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英语知识。

3. 技能目标:能听懂、朗读和表述世界文化遗产相关内容;能够根据原型歌曲创编幼儿英文歌曲;能够结合音乐、舞蹈、美术和体育学科,用多种形式展示幼儿英文歌曲。

(三)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三段五步”教学模式,三段指的是学生课前自主探习、课中合作研习、课后巩固拓习,五步是指 “探学练创拓”五个学习环节。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课前---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学生借助教师发放的学习资源,完成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查询、归纳中、外世界文化遗产;自主学习相关词句,熟悉单词发音及其含义;观看视频The Great WallChina Tour Bus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Fif”口语训练系统朗读歌词,检测自己发音情况。

课中---观看视频,在教师指导下合作探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练习并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以培养幼儿优秀品质或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为主题,以China Tour Bus为原型,分组创编幼儿英文歌曲,音乐、舞蹈、体育游戏等多种形式进行分组展示。

课后---创编歌曲,补充师生共建的学习资源库,组建学生爱心团队,将优秀作品拓展应用于合作幼儿园,定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四、结语

在新文科学科融合理念下,我们可以将语言教学同其他学科元素有机融合起来,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跨学科学习机会,通过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整合教学内容等方法策略,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优秀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Z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