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105》,欢迎阅读!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公民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培养,他们通过政府的主导,学校的实施,社会的配合等方面来实现起其目标。他们采取方法和措施对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国外 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指在教育过程中,为实现教育目标、传授教育内容,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它是一定阶级、政党对其成员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反映了国家、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许多方法和理论,对我国很有借鉴意义。 一、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 重新确立重要地位
西方国家曾有过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教训。如美国在冷战时期,重点强调技术教育,压缩了历史等教育科目,伦理道德等内容淡出,结果道德状况恶化,以致1983年美国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了"国家在危急中"的报告。此后美国政府开始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相继成立了"品德教育联合会"、"重视品德同盟会",要求在每所学校都实行品德教育。"9·11"事件后,更增加了政府拨款。英国政府颁发《道德教育大纲》,一些大学也相继成立了官方资助的专门性的道德教育研究机构。日本教育白皮书则强调:道德教育在培养心灵丰富的人的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目标明确,方法灵活
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从宗教中分离出来的,其理论基础为"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目标是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强化政治意识和国家意识。内容包括:资本主义法制教育、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等。实施方法强调多样化和综合性。
如英、法、日本等国都专设了德育课,教法灵活。有讨论、演剧、唱歌、辨论等。还建立"社会道德委员会"等机构,推进教育工作。美国则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其自然、技术、人文学科均蕴含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许多大学规定必须拿到政治学分才能获得学位。新加坡推行真实教育,不但带学生去参观社会发展的成就展览,也带领学生参观监狱、禁毒展览等。 (三)坚持意识形态,突出政治功能
前苏联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导致西方价值观泛滥,最终造成解体的悲剧。西方不提"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但在"公民教育"的旗号下大搞意识形态宣传。例如美国教育中硬性规定政治科目,对校长等人严格筛选。舆论宣扬资本主义制度完美无缺,强化国家意识。 日本1950年就明确提出开展政治教育,培养反共防共国民。法国通过公民教育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灌输其价值观。新加坡、韩国也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政治理念,强调国家意识。 (四)强调灌输渗透,注重隐性教育
"灌输"理论是列宁提出的,是指一种理论不会自发地在人们头脑中产生,需要有意识地自觉地加以灌输。很多国家在不断地对其公民进行隐蔽的思想灌输,或者叫渗透。如美国和西欧的学校经常通过职业、心理咨询等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进行引导,实际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本也极其重视隐蔽课程的作用,对教师的学历、仪表、言谈举止甚至容貌都有规定。俄罗斯则大量开设历史、哲学等课程来影响学生。
(五)注重社会参与,强化教育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依托教育系统,而且依靠全社会的参与来加强力度,提高效果。西方各国已形成一个辐射全社会的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网。如美国政府每年都花巨资投到传媒和出版业上,大力传播资产阶级观念。同时在全国各地建立纪念馆、博物馆,并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以此宣扬其政治制度和价值观。他们也重视社区和社团服务。美国有各种福利组织和非盈利团体5000多个,从帮助病人到为儿童接种疫苗等,志愿服务的项目多种多样。西方很多国家也利用宗教、政党与政治活动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去宣传官方的政治道德信息,影响公民的政治倾向、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 二、对我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一)更新观念,创新方法,重视效益
我国必须加强对社会成员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注重对教育效益的研究。要学会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如文明创建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要充分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培养人们的民族自豪感、集体意识和文化意识。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在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更要"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做到事半功倍。 (二)突出意识形态,把握正确导向
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突出政治性。就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抵御敌对势力的"西化"和"分化"图谋。 (三)以人为本,培养道德思维和道德能力。
只有重视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维,培养道德实践能力,才能保证受教育者真正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我们应该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独特情感,营造民主的教学环境,引导他们形成正确思维模式,使他们能独立判断、解决问题。
(四)加强社会配合,推进整体教育
我们必须调动一切手段营造氛围,使人们在良好环境中受到熏陶,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强烈的渗透性和持久性。可以利用法律手段来强制和保障,利用财政与税收政策来引导。建立社会合作机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趋势。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有效推进整体教育。 (五)充分利用媒体,发挥网络功能
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化大众传播媒介,抓住热点、吸引大众、教育国民,把握舆论导向。还要利用网络技术,不断创新教育手段和形式,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调研网络和信息网络,加强对社会动态和舆情的研究分析,及时掌握国民思想动态,有的放矢,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
[2]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鲍承模.美国的品质教育与中国的素质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1999(9);
[4]常素梅.当代西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 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5(9)。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Y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