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全文)

2023-01-12 03:16: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全文)》,欢迎阅读!
海南省,农林,学校,全文,科技
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

入选理由 从校村共建“村官班”到“农商旅一体化”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将职教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用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不断探究农业中职学校办学模式的转型。

早在20XX年,海南农林科技学校就开始探究校村共建模式,将课堂设在村委会或乡村学校;教学经费由学校承担,教室、学生交通补助由村里解决;班主任由学校选派教师担任,班长由村干部担任。由于首批学生大多是乡村干部,他们便把这种模式称为“村官班”

得益于GJ和海南省对职业教育的倾斜政策,以及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重视,“村官班”一出现就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通过校村共建,已在少数民族地区9市县开办50多个教学点,在校生人数达到8000多人。 20XX年,按照教育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出台的《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的要求,学校进一步深化教改,探究“农商旅一体化”模式

根据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出的到20XX年第三产业占地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60%目标,必须把大量的农业从业人员有效转移到服务行业上来,提高农民的素养至关重要。

学校开展的“农商旅一体化”校村共建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一是建设一个现代农业的示范区,把海南常见的瓜果、花卉等进

1




行分类,并按现代农业的标准进行治理;二是打造一个商业服务平台,引入企业运作模式,向当地农民提供相关服务,带动周边农民实现规模经营;三是带动一个乡村旅游项目;四是形成一个融农业产业链、创业培训和学生创业孵化于一体的综合实训基地。 “农商旅一体化”职教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让农民不需要异地转移,就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实现角色转换。他们将从单一的农民,转变为具有农、商双重身份的从业人员。目前,由海南教育厅投入40万元、ZY实训基地专项基金投入160万元、学校自筹100万元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六弓乡牛门水库建设的“六弓鹅”养殖实训基地已投入使用。依托该基地,学校和田圮村共同成立了养殖合作社,近期投放种鹅350只,鹅苗3500多只。这个养殖合作社的下游,是19个养鹅专业户。他们从这里领鹅苗,使用统一的饲料,按照同一方式喂养,成鹅还能以每20元卖给合作社。





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PZ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