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读后感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欢迎阅读!
![读后感,有感,教室,奇迹](/static/wddqxz/img/rand/big_140.jpg)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的名称,我有一种“司空见惯”的不屑感,不知是不是因为之前听过这种教育“神话”的相关书籍太多了,每次都带着满心的期待开始,硬着头皮读完整本书,以失望而结束。曾经的这些书籍将我对这种类型的书进行了全面的否定。
当这本书在我面前出现的时候,这本书的封皮设计,字体的感觉引起了我的注意,仔细看了一下封面的照片,这本书的主人公在上课,四周学生的聆听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看到了“小小的莎士比亚们”眼神中发出的光亮,对一种东西的渴望,而不是有些书籍中平庸的摆拍。
这个时候我拆开了书外侧的一层塑料膜,看到了老师在目录中有趣的用词,继而看到了各行各业对此书的推荐,让我的兴趣倍增。我最喜欢的还是尹建莉对本书推荐用的主题,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是多大,答案是无限。作为已经工作了三年的我,心里面就快要熄灭的火种再次点燃。
于是我开始了一段仿佛我一直没有经历过的“旅程”,首先我很佩服雷夫老师可以将如此难以表达的教学方法写成一本如此有趣、具有一定启发性的书籍,用很多具体的实例来让我明白每个阶段具体的做法,我仿佛看到了雷夫老师用自己的大部分的时间和自己的学生相处,利用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每个活动、每一节课、每个问题,他的每一点每一滴带给学生的都是在他们一生中永远不会丢失的优良特质。
其次我也很惭愧,在雷夫老师书中提到的年轻时他所运用过的不太适用的方法,我刚刚进入行业一直到现在为止,我全部都用过,甚至在看这本书之前还一直为之自豪,对这些方法谈起来还言之凿凿,仿佛这些驱使孩子们成绩更好的方法是世界上最好的方式,现在想一想自己自大到了极点。
在读过这本书之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寻找六阶段,在这六阶段里面将孩子们的心理活动,详细准确地描述了出来,也将我们想让孩子在学校里面学习到的优秀品格完整的呈现出来,并依然可以为此继续不断努力。第一,不要让孩子因恐惧而做我们认为对的事情,而是让我们之间真正的信任,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第二,让孩子们认为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奖赏;第三,不需要因为取悦谁而去做什么;第四,一定要遵守规则,但也不能如此遵
守规则;第五,要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待事情;第六,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执行下去。雷夫老师总结的这些规则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相信我会因为这些受益终身。
当然,还有很多方面都让我对培养学生的方法上有了质的飞跃,最重要的认识是,我们不应当将学校的短期目标作为我们每位教师的教学目标,我们不是为了完成某个业绩或是让孩子达成某些成绩,我们最终是为了培养学生更好的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让好的行为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伴随我们的孩子一生,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L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