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欢迎阅读!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幼儿园教育的50个
细节》
在《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这本书中的第一编中,作者针对教师的语言运用方面给我们列举了八个细节,对于我们每一位老师或许都不躁动不安,这些细节或许曾经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家庭教育或许正发生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但希望阅读和思考之后再也不能发生。
一、对“把你送到小班去”的思考
类似在这一细节描述中所提到鑫鑫这样的孩子,或许在我们每个班级中都存在,当幼儿违反规则或顽皮淘气时,很多保教人员就会用“把你送到小班去”这句话来警告幼儿,期望幼儿不再偷懒,当幼儿再次犯错 “忍无可忍”时送回就真的把幼儿送到小班作为一种惩罚。对于老师,可能是因为气急了做出这样一种惩罚的选择,觉得送到小班就清净了,就可以以此警示其他幼儿了,事实上可以很快地解决了问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正如书中所分析的,“把你送到小班去”这句话可以造成造成幼儿炽热的内心冲突,并可引发幼儿猛烈的反感、抵触乃至怨恨等负面情绪与急躁心理。这样的一句话说的轻松,但却给幼儿造成了严重的不安全感,损害了保教人员在幼儿心目中的精英教育形象,而同时也并没有完全逐步解决解决幼童的行为问题,那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何不其他更好的办法去解决呢?当幼儿出现捣乱行为之时,教师应慎用“行为改变技术”,社会活动尤其是不能以他喜欢的活动作为条件来“制止”他的行为,相反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成人忽视他,或在他自己出现良好行为时再让他玩喜欢的游戏,慢慢会巩固、强化他的良好行为。这将比“把你送到小班去”的惩罚显得明智而有效。我们给孩子的教育不能采用简单而粗暴的,只要鼓励老师耐心加用心地引导,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对“正话反说”的思考
正话反说在语言运用中其实是一种强调的,话语是为了增加话语的力度和效果而阐明的一种口语形式。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还不具备反语的认知能力,但是,他们会从老师的手势、语调、手势、动作特技中表征到一些消极负面的信息。如果老师经常把这种语言运用在与幼儿对话中,无疑会对幼童身心发展造成诸多消极负面的影响。细节七中的王老师随着调皮军军的说出不断地表现了一些挖苦、讽刺的反语,不但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反而甚至造成了整个班级的大乱,给混乱状态师幼关系造成了混乱的气氛,可想而知,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多么的教师极其重要。当遇到幼儿问题行为时,我们要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要幼儿用婴儿能听懂的语言表达形式,让幼儿清楚地想到怎么样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到底应该怎么做,正确的做法是什么,通过一些鼓励的、激励的话语帮助幼儿明确勤奋工作努力的思路,还可以辅助一些动作去提醒幼儿教育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地修养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努力标榜一种积极向上、文雅适宜的语言风格,一定不能养成“正话反说”的语言习惯。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Cx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