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政治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2022-12-25 10:29:4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政治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欢迎阅读!
重要性,意识,培养,政治,大学生
大学生政治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作者:宋浠睿,司笑梅

来源:《新长征》 2015年第2



宋浠睿 司笑梅

政治,作为一种高度的意识化不能脱离政治意识而存在。总体来说,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一种能被大部分公民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作为基础,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毫无生气可言;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种被大部分公民所认同的政治思想、政治理论作为领航者,那么这个国家也就无法前进和发展。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会有着自己对政治现象的看法和判断,这种看法和判断也就决定了人们对政治政策、制度、路线、方针等的具体接受程度。因此政治意识作为在价值观基础上沉淀而成的深层次认知也就决定着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和态度。社会是由一个个社会员构成的,多数社会成员所秉持的政治意识看法和态度也就成为了社会主流的政治意识。政治不仅是一种事实判断,同时也是一种价值判断。社会主流政治意识正是指引着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成为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它更决定着社会的整体走向与未来发展趋势。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塑造大学生正确的政治意识,满足了培养合格人才的国家需要、发展民主政治社会需要及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的自身需要,可谓是一举多得。

一、培养合格人才的国家需要

现在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否能够完成,所有的期盼和构想都取决于是否培养了建设祖国的合格人才。一个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应是一个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更应该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意识与政治向,有献身社会、报效祖国、牺牲小我的理想和道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和较高的文化素养,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国家的建设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政治意识的培养。毛泽东在19572 27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说:“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他要求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教育,进行为人民服务的教育,进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1958 年他在一次讲话中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1958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更进一步将“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生产劳动结合”列为了党的教育工作的方针,强调学生应该多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不能死读书,不能做书呆子,说明在建国初期国家就十分重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是21 世纪面临的教育重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创新精神是创新的灵魂,是创新人才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它主要包括科学精神、理想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批判精神等,而这些精神的培养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发点和归宿。第一,创新精神是一种科学精神。要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就要有科学的世界观作指导。世界观教育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所在,世界观教育的核心就是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第二,创新精神是一种富有理想的精神。创新活动是一项艰难曲折的活动,需要执著追求、顽强意志与强大动力。而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只有教育学生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倡导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才能产生执著追求,才能获得创新动力,才能推进创新的实践活动。第三,创新精神是一种奉献精神。创新活动是一项风险性大、不确定因素多的活动,创新难免会出现失


败,创新要有牺牲。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艰苦创业、敢于创新、乐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第四,创新精神也是一种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合作、协调的团队工作能力,是团队精神的外在体现,团队精神在我国就是集体主义精神。在现代科技以综合化发展为主、现代社会高度社会化的历史条件下,个体创新活动不可能孤立进行,只能通过人员、知识、条件的互补,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训练学生学会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第五,创新精神还是一种批判精神。因为任何创新都意味着对某种旧的概念、理论规则的突破与超越,而这种突破与超越在一开始总是表现为一种怀疑意识、批判意识。思想政教育要培养批判精神,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以思想政教育不断创新的实际行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增强。

二、发展民主政治社会需要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依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原则,依靠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的社会制约和社会监督制度,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

培养良好的公民政治意识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大学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中坚力量和实践主体,其政治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政治意识是影响民主政治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与民主政治密切相关的政治意识主要包括法治意识、平等意识、公平意识等。政治意识所唤起的平等、自主等精神,能使人们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地位,激发人们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

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学生是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中坚力量和推动力量。梁启超曾指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能够增强大学生政治行为的自觉度,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顺利发展。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就能使其具有较高程度的自觉性,能够时常对民主政治理论和实践进行自觉思考和反思,并自觉地根据民主政治的价值和目标调整自己的政治行为。总体来说,一个人或一个社会政治意识越强烈,参与政治的需求也就越强烈,也就往往能以自觉的态度参与政治,其政治行为对政治建设的推动力也就越大。第二,能够带动全社会政治意识的提高,进而加快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由于一个国家政治意识的状况与该国家的民主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因此提高全社会政治意识水平理应成为加快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是一个多人口、多民族的国家,提高大学生这一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对社会相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群体的政治意识,发挥他们的扩散力和影响力,是提高全社会政治意识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想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是必要且必须的。

三、参与政治活动的自身需要

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政治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他们能否在社会生活中把握正确方向的风向标。现代大学生正处在人生阶段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在这一阶段,从年龄上讲,他们进入了青年阶段,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及对社会、国家乃至政治的好奇心,身体、智力发育也达到了一个高峰,他们非常迫切地想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探索并接受新鲜事物。从知识水平上讲,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科学文化知识及专业、系统的理论基础和生存技能,拥有了参与社会和参与政治的能力。但是应该看到,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成长于较为顺利的环境中,自小备受家人疼爱,受到过的挫折与困难都比较少,较少考虑他人的需求和利益。同时他们还没有深入广泛地接触过社会生活,人生阅历较浅,缺乏对人生的思考与体验,思想观念还不成熟,沟通能力也还有些不足,辨别能力也有待提高。特别是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社会环境复杂,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侵蚀着现代大学生的头脑,再加上现在的教育以应试教育


为主,一些学生甚至老师不太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基本认识,因此难以树立牢固、正确的理想信念。

在这样的前提下,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就成了现阶段大学生的重要任务。当大学生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政治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离不开政治,也脱离不了政治政治就像是机器上的螺丝钉,一旦缺少了它,整个机器都无法运转。国家的建设也是这样,没有政治意识和良好的政治引导,何谈理论基础、何谈价值观的树立、何谈理想信念的实现。所以,大学生政治意识的培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中之重,政治意识也是大学生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参与政治活动必不可少的思想意识。

责任编辑/于大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A1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