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建设

2023-02-25 04:3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民间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建设 》,欢迎阅读!
内部控制,非营利,民间,组织,建设
浅谈民间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建设

作者:金希萍 兰斓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第7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发展不断加速,非营利组织对于当社会经济社会生活、政治来说是极其重要的。非营利组织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各种具体的服务,还能作为我们参与政治生活、改善公共治理的有效利器。它作为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重要制度设置,承担着向公民传播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任务。但是,非营利组织在本身的控制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提高其公共服务的质量,维护自身在公众中的形象,对于其地位的稳定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首先从民间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背景出发,就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其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必要性进行探讨,最后对民间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引起人们对民间非营利组织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

关键词:民间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改革开放以后,民间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比较特别的社会组织,像雨后春笋般渐渐发展壮大,但是对于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特别是对民间非营利组织来说,目前可以使用的内部控制规范还不够健全。因此,研究上述相关问题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效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发展现状

非营利组织是指本身是以非营利和公益性为宗旨的组织形态,这种组织将限制其将净余额分配给任何监督与经营该组织的人,并且以此为基础服务于社会的公益事业。在现实生活中,非营利组织表现为学会、协会、商会、基金会、联合会、社会团体以及学校、图书馆、研究所、医院、福利院等各种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它们在科教文卫、环保、权益保护、社会务、扶贫发展以及慈善救济等领域为社会公益提供服务。

民间非营利组织属于非营利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民间非营利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具有不以营利为目的、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的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并且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三个特征。

我国目前大多数民间非营利组织具有官民二重性,其内部控制环节十分薄弱,管理也不够严谨,其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比较多。

1.社会环境不健全、内部管理有缺陷

我国目前对民间非营利组织实行的是双重管理体制,许多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理事会成员是由政府部门任命或派遣的,政府主管部门拥有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人、财、物等管理权,直接管理民间非营利组织,从事具体业务。政事职责不分,财政补助居高不下,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组织管理层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权利与责任不相应,绩效与利益不挂钩,激励与约束不完善。民间非营利组织的领导忽视对其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监管不力;由于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导致其理事会的职责并未充分发挥,也得不到有效监管,与国外相比,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来源于政府、受赠者、社会公众的监督意识不够强,监督也过于形式化,缺乏监督的力度,监督的渠道也不够畅通,财务报告“透明化”、“公开化”的要求也显得越来越迫切。

2.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虽然较多民间非营利组织有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制度本身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存在着制定、执行、监督等脱节现象。较多民间非营利组织只重视事后控制而忽视事中控制,授权审批不按制度办事,预算执行弹性太大,财会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收入和支出管理混乱、成本管理混乱;财会人员素质低,会计机构和会计基础工作不健全,有严重的偷税现象等。

二、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

1.社会功能决定民间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建设

当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高,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内部控制存在严重弊端。而民间非营利组织因为其自身的特殊性,更应该严格加强内部控制,以防范并杜绝舞弊的发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民间非营利组织对公众提供可信、全面的信息十分重要,否则,公众将对这些组织的信任日益退减。对民间非营利组织进行内部控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今后的健康良性发展。

2011年在互联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郭美美”事件就是比较典型的案例。网友对“炫富”这样一种不健康的网络行为的声讨,变成了对郭美美“红十字协会经理”这样一个身份的质疑,接下来更变成红十字协会“捐款不公开”“往来账户没有第三方机构审核”等不规范行为的质疑,同时在行为上也演变为对红十字协会以及其他带有“国家背景”的非营利性组织的抵制。此后从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到中华慈善总会的“尚德诈捐门”,再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中非希望工程”,慈善信任风暴愈演愈烈,慈善组织成为“众矢之的”。可见对民间非营利组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非常重要。

2.资源来源和诚信职责决定民间非营利组织建设内部控制制度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收费和捐赠收入一般来源于纳税人、缴纳人及捐赠者。而纳税人、缴纳人和捐赠者常常会对民间非营利组织是否滥用职权、贪污和不正当使用他们提供的财务资源产生质疑,怀疑他们未能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市场经济中,当人们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念受到冲击的时候,往往要通过非营利组织的诚实守信来补足,唯有如此社会才能稳定发展,健康运行。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和道德一旦缺失,将影响到非营利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会加剧人们道德的沦丧。

3.运行方式决定民间非营利组织建设内部控制制度

民间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产品是准公共物品,它向公众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均具有垄断性质,公众在取得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时,不需要或只需要象征性地支付少量费用,消费者不能明确表达他们对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所以为确保非营利组织能合理规范地分配和使用有限的资源,避免无效率的运营活动,需要从根本上建立健全其内部控制制度,以有效监控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非营利组织比营利性组织更有必要建设其内部控制制度

三、完善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建议

1.强化负责人风险意识

风险对于每一个企业、民间非营利组织而言,都是不可避免的。这些不确定事件将对其正常运营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企业、民间非营利组织目标的实现。很多人都认为,风险只对企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9G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