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听陈蓓教学《找次品》有感》,欢迎阅读!
听陈蓓老师教学《找次品》有感
小港管理区中心学校小学部 文习山
2015 年 5 月 25 日我有幸参加了洪湖市教育局教师培训中心举办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巡回讲学活动》的学习。这次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巡回讲学活动的上午主要展示了洪湖市双语实验学校叶寒洁老师执教的《平均数》,洪湖市实验小学邵艳老师执教的《克与千克》以及武汉市洪山区武珞路小学陈蓓老师执教的《找次品》 。下午聆听了三位执教教师的说课和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室首席专家李光杰老师的精彩点评及专题讲座。在这次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巡回讲学活动中,
我个人认为武汉市洪山区武珞路小学陈蓓老师执教的 《找次品》给我的印象最深、启发最大。下面结合这节课的教学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1. 注重探索“自主化”
在这节课中。 陈蓓老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探索、 尽量地显现学生们的不同称法, 最后通过对比发现结论。 例如教师首先安排了从 3 瓶钙片中找次品。教学中让学生采取观察、排除、推理的探究方式找次品。其次安排了从 8、9 个零件中找次品。要求学生说出各种找次品的方法, 从而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最后教师安排了从 10、11 个零件中找次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并要求学生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从而让学生经历由多样化过渡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如分几份最好?每份几个最好?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2.重视表达“数学化” 。
《找次品》如在 8 个零件中有一个次品(比正品轻一些) ,至少
几次可将次品找出来?如果用文字表达意思太复杂,学生不易掌握,
在教学中陈老师想出用对比方法来归纳, 解题时只要求用利用式子表
达,上课注重让学生根据式子讲述意思,所有学生都学得轻松自如。例如 8(4,4)表示天平两边各称 4 个,出现( 2,2)(1,1)两种可能性,至少称 3 次。
8(3,3,2) → 平
→ 不平
剩 2 (1,1)
(至少 2 次)
轻 3 (1,1,1)轻
1 (至少 3 次)
3、探究难度“最小化” 。
教师要正确的把握编者的意图,要很好的发挥主导作用。在《找次品》教学中陈蓓老师设计了比较小的数来研究, 无疑是人为地降低了难度。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引导学生采用研究数学的方法, 先把较大数化成较小的数来研究, 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找次品方法, 而不是去追求数字较大的问题。 教材中《数学广角》的内容是向学生渗透数学研究的方法, 也不是去计较如何找大数中的次品。 因为学生出了课堂是不会记忆这些结果, 但是只要学生掌握了方法, 他还是可以找出任何数的次品,剩下来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总之,陈蓓老师的这节课使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这次巡回讲学课为契机严格要求自己, 从各方面找差距, 一点一点的进步,一点一点的学习, 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4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