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学前教师编制标准并且单列

2022-08-09 16:56: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制定学前教师编制标准并且单列》,欢迎阅读!
单列,学前,编制,制定,并且
制定学前教师编制标准并且单列

现在,学前教师的编制依然含在中小学教师系列里。在全国中小学尚有一定数量代课教师的情况下,不可能把更多的编制拨给学

前教师。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制定学前教师编制标准并且单列。有了编制标准,当地政府为幼儿园核拨相关经费、

督导评估、奖惩问责才能有政策依据。

最近,山东省出台了公办幼儿园教职工核定标准,为公共财政核拨幼儿园相关经费提供了政策依据。长期以来,山东省没有制定

幼儿园教职工核编标准,其结果:一是全省13万名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只有15%在编,大多数挤占的是中小学教师的编制,而编外教师的

身份、待遇、劳动保障等问题难以解决;二是由于没有编制标准,公办园在编幼儿教师又少,公共财政经费缺乏进入学教育领域的通

道;三是公办园得不到公共财政支持,不得不依靠各种收费运转,其公益性和普惠性难以体现。

山东出台的教职工编制标准规定教职工与幼儿比例是:全日制普通幼儿园为1∶61∶8;寄宿制幼儿园为1∶51∶6;实验园、

示范园、乡镇中心园、山区和多民族以及特殊教育园,还可以在不超过教职工编制总数5%8%的范围内核增附加编制。

山东省教育厅张志勇副厅长说,出台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为公共财政核拨幼儿园相关经费提供了政策依据,解决了制约

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是山东学前教育工作的重大突破,一定会成为学前教育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器。

发展学前教育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各级政府都能像山东这样,把长期困扰学前教育发展、司空见惯的问题一个一个认

真有效解决,学前教育才能真正跨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才能为数以千万计的幼儿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制定学前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并且单列

现在,学前教师的职称评定也含在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里。各地的职称评定委员绝大多数是中小学特级、高级、一级教师,很少

有学前教师任评委。按规定,申请参评职称的教师,要提交学历证书、在较高级别刊物上发表的1-2篇科研论文、教学成果自评以及各

种评优受奖证明等等,单位领导批注具有倾向性评语并签名。只有在学科评定小组内多数评审委员表决通过,报上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审

定批准,才能获得所申请的教师职称。由于评委中来自学前教育界的太少,学前教师要想评上职称难度较大。


更何况,学前教育与中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学段的教育,在受教育对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社会实践、素质教育

考核标准等方面,有许多本质上的不同。硬将承担不同阶段教育任务的教师职称混在一起评定,既不合理、也不科学,更不利于学前教

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要有效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首先要将学前教师职称评定从“中小学职称评定系列”中分离出来,

单独制定学前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并单列。

如果学前教育没有单设的教师编制标准,没有单设的教师职称评定标准,教师就难以获得明确的身份,他们的社会地位、工资、

医疗、福利、退休后的待遇等等就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因而也就难以组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没有一支

优秀的教师队伍,就难以全面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



制定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标准并且单列

有专家提出,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应不低于7%。浙江省提出占全省5%、辽宁省提出占全省4%、河北省提出

占全省2.5%浙江省宁波市规定,该市所属的区县,如果设有高中教育学前教育经费不低于8%如果未设高中学前教育经费应占12%

北京市大兴区提出占全区7%,天津市河东区提出占全区4%

各地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确定之后,每年年初制定各项教育事业经费预算和年终决算,都应当将学前教育

经费的户头单列,同时保持每年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做到当年比上一年的经费投入要有明显增加,以利于学前教育事业持续

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幼师培养培训体系和实验实习基地

随着学前教育的快速普及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每年毕业生的数量与实际需要缺口很大,同时庞大的在职园长和教师队伍又亟需

要培训提高,加之学前教育是专业性极强的事业,每一位从事幼儿教育的园长和教师都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能

力,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因此,一定要本着师资培养培训先行的原则,尽快完善学前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与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只有健全一流的学前教育

校和专业,才有可能培养出一流的毕业生;才有可能形成一流的教师队伍,创办出一流的幼儿园。否则,即使有较好的硬件设备,也难

以发挥作用。



编写一体多元的课程教材体系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不论历史长短,都是平等的兄弟,共同团结,共同进步,共同维护国家

的统一和繁荣。

教育的角度上看,各民族幼儿年龄越小,在他们身上反映出来的本民族和本地区的特点就越具体、越明显、越鲜活,我们要通

过寓教于乐的活动,从小渗透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团结友爱、携手并进,才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为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并编写一套反映中华一体多元的国家基本课程标准和教材;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民族自治区、

自治州(盟)、自治县(旗),要编写反映当地民族文化和乡情的补充教材;幼儿园要适当增加反映本园特色的园本教材。

如果能够制定并编写出上述3个层面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就会更加贴近国情、省情、乡情和当地经济社会

展实际以及幼儿喜闻乐见的生活,不仅有利于他们快乐健康成长,也有利于防止“小学化”的倾向。



设立各级专管学前教育机构

目前,全国约有5400万名左右3-6岁适龄幼儿如果没有专设机构和专管人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规定的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以及教师编制、职称评定、培训提高、教育经费投入、督导评估、奖惩问责等一系列任务和要求,就

难以落实到实处。

因此,从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到地方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都应该建立学前教育专管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以适应新形势新任

务的需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4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