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域下的校园网贷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欢迎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域下的校园网贷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
2017年9月,教育部发布声明,要求取缔“校园贷”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虽然大部分校园贷平台遵守规定停止了网络贷款业务,但是仍有个别平台铤而走险、“换汤不换药”。对此,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做好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很有必要。
1 高校校园网贷的危害
案例一:
小盛是江西南昌某高校大三学生,在尝试炒股亏损后借校园贷,因为最初2000元的借款现在身陷校园贷利滚利不得脱身,在90家网贷平台欠下30万。
案例二:
19岁大学生因校园网贷陷入现金贷泥潭,母亲借遍认识的人,拆东墙补西墙还了10余万元后,因压力太大服农药自杀。
......
近年来,类似的校园网贷事件屡禁不止,造成了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给大学生身心带来重大创伤。校园贷让一些大学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导致他们错误的消费观、金融观产生,因为利滚利,常常在借贷后不能偿还,越欠越多,给他们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有些不敢重负,选择自杀。校园网贷已经严重威胁到大学生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必须加以遏制,而学校的教育就是有效的遏制手段之一。
2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的实现途径
2.1通过课程知识融合,加强金融风险知识普及宣传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担负起对于学生正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引,将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结合大学生的经济生活实际,在教学中强化金融、网络安全知识普及。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广播、微信等多种渠道普及金融、网络安全知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班会、专题讲座、观看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开展金融、网络安全知识普及教育,从网贷风险、大学生财富管理、中国银行移动渠道综合门户、出国留学贷款等方面进行详细宣导,将普惠金融、平安金融直接传导给大学生。通过课程融合教学,扩大大学生金融知识在矿业大学的覆盖面,增强大学生的金融安全意识,通过向学生介绍不良网络贷款的危害和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典型案例,强化学生对网络借贷风险的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增强金融、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2.2利用课本知识,强化学生正确消费观
思想政治中关于金融理论和消费理论方面的知识只要能够合理应用,就能成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消费观念的有效武器。通过将校园网贷融入不正确的消费观和金融观众,让学生认识到校园网贷的危害,教导同学们一定要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主动了解相关金融贷款知识和法律法规,辨别真伪,不断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避免被不良网贷的表面假象误导而陷入困境,不断强化防骗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思想政治教学要教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精心组织学校实施网贷风险管理预案。要加强思想政治的教育宣传作用,引导理性消费,增强风险意识,让大学生远离不良网贷。此外,思想政治教学要以先进的党政思想,加强大学生纪律教育,帮助学校和大学生做好网贷风险应对处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积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活动开展校园网贷的风险防范工作,营造崇尚节约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宣传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先进典型,帮助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消费习惯,教育学生不盲从、不攀比、不炫耀,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教学中可以结合现实案例告诫学生远离各种不良借贷活动,不轻易相信推销的网贷产品,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
2.3构建帮扶体系,开展风险排查
为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做好校园网贷的风险防范,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组要联合学校建立全方位精准资助帮扶体系。落细落实各项扶困助学政策,畅通学生资助渠道,建立促进共性需求和个体差异相融合的发展性资助体系,及时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费、生活费等问题。专门设立“爱心互助基金”,精准资助因家庭突遭变故或本人突发重大疾病、意外事故等导致生活困难的学生,切实防范校园不良网贷渗透侵入。
此外,还要切实加强校园不良网络信贷排查。思政教师要密切关注网络借贷业务在校园内拓展情况,加强门卫管理,禁止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进校园开展宣传活动。发动辅导员、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参与网贷情况和消费倾向,及时发现不良网贷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发挥学生组织、社团、班团等学生骨干作用,扩大信息监测范围;强化校园网贷信息报送工作,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及早处置。
3 结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成为大学生校园网贷风险防范的有效实现途径,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责任,将校园贷风险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不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大学生自觉远离校园贷,远离伤害。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3S4.html